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高志光
[导读] 在21世纪,信息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刻变革,同样教育也不例外,从国家关于教育的发展规划到学校一线教师的探索应用实践,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到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学习,再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必将使得教育教学产生较大的变革。

鄂托克前旗教育体育局   高志光  016200

摘要:在21世纪,信息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刻变革,同样教育也不例外,从国家关于教育的发展规划到学校一线教师的探索应用实践,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到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学习,再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必将使得教育教学产生较大的变革。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融合
        引言: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它是对信息化1.0时代的跨越,它传递出“融合这一核心理念,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得以走向深入,助力学科教学的转型升级,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态。这就需要各学科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设计能力,让信息技术优势能够助力学科教学,构建两者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让学科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1.现代信息技术概述
        以计算机和其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他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他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能例外。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中指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和优化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新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可以改变人类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大数据,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云计算,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融为一体的人工智能以及基于网络教与学”平台的“互联网+”。何克抗期望未来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这4个方面加大开发和应用力度,早日实现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中国梦”。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特点
        教育信息化2.0是对教育信息化1.0的升级,它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两者融合的新跨越,从浅层次跨向‘深度融合”,表现出新的特点。
        (1)理念更先进。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变化需要教育理念做出调整,更符合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用教育技术力量激活学生学科学习的智慧源泉。
        (2)目标更明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两者融合经验得到较好的积累,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因此目标更加明确,即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科教学的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路径更广泛。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将被广泛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得到充分的显现,学生学科学习的路径将更加广泛,学习方式也将随着教学路径的拓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变革。
        (4)评价更全面。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将进入深度应用时代,学科资源素材得到有效的搜集,通过信息技术获得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资源更加丰富,为教学评价提供有力支持,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1.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让教学生态更完善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些学科涉及很多抽象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轻松地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融为一体,实现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学科学习兴趣盎然,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2.建立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双主地位更突出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需要我们基于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化教学方式,让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1)教师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更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如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借助平台来投放课程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前学习活动,收集学生对预习内容检测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概括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为课堂教学实施提供依据。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课前预习的需要利用班级学习平台或者学习圈、学习社区等,进行师生交流和互动,使自主预习得到较好的引导。
        (2)学生学习方式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涉及学习方式信息化,如泛在学习网络、云空间、在线慕课、智能平板、可穿戴设备等软硬件设施,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3.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科教学更立体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学科教学的空间更加广泛,可以说处处是学习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1)微课见微知著。微课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互联网,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多元化需求开发的一种微型课程。微课程的开发既要注重原创性,又要善于学习借鉴,创造性地利用网络微课资源,从而使微课程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2)空中课堂全渗透。空中课堂要紧扣课堂教学,基于课堂教学进行适度的拓展,从而扩大学科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服务,包括复习巩固型课程、提高型课程、挑战型课程等。
        结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学科教学素养,使两者的融合体现出系统性,并结合学科教学实践,构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平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与思考[J].江西教育,2020(05):43-46.
[2]虞志平.谈信息化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平台+学科信息化产品”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Z3):139-142.
[3]江爱民.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价格变动的影响》“融合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1):81-82.
[4]许凌仙.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精选设计实验使课堂更精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3):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