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合作式教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范院红
[导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对于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能力,激发探索精神有很大的作用,需要小学生们保持专注与好奇,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氛围,有利于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生命活力得到焕发。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   范院红 467000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对于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能力,激发探索精神有很大的作用,需要小学生们保持专注与好奇,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氛围,有利于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生命活力得到焕发。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课堂探究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形式,符合当前以学生为课堂核心,注重挖掘学生们的个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小学生们互相督促、合作探究、攻克难关并实现共同提升。是焕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命活力的必要手段。
        1.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并且都是与生活相互结合展开的,因此可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为了而向学生呈现更加丰富、新颖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不断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合作学习,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给予学生分享交流知识的平台。在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和创新出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到启迪,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让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水平。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该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1科学合理的分组
        学生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兴趣都是不一样,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学生间能扬长避短,优劣互补,才能推进小组学习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大有裨益,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潜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养成善于学习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这就要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组,以每个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来划分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在需要运用小组合作模式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或提问,来对每个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道德与法治习状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将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因素来作为分组的参考,并在考虑学生们意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


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都,让每个小组能成为真正发挥出最大效用,每个学生都能在互帮互学中不断进步
        2.2教师科学指导小组活动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小学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下达任务、学生执行,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沟通和交流,仅靠老师进行讲解是不能够完全的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强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和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之外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讲解时,第一步要讲到的就是“我们神圣的国土”。在课前,老师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前任务,可以让学生从老一辈的家长口中了解一下祖国的历史变迁,或者通过网络查询了解自己所在地以外地区的文化。想要上台展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东西制作PPT,然后找到老师报名;在课上,老师先让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各组同学利用多媒体上台进行几分钟的简单演讲.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吸取他人的优点,补足自身的缺点,很好的平衡了各个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学习能力,更提升额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2.3小组评价与总结
        教师可以在课前阶段制作一张“学生自我学习评价表”,然后在正式上课之前将这些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表中的学习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在学生结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然后交给组长或教师。过程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一再强调的重点,旨在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组评是一种重要的“他评”形式,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相互之间合作,彼此的评价或多或少有一些主观情感。为了进一步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教师除了让学生进行组评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班评体系。在学习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合作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应遵循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各个小组学生的互动情况、合作学习结果的合理和创新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中存在很多误区,教师应积极提升综合素养,科学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落实好一系列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构建科学的评价制度,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为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20(09):19-20.
[2]黄友文.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