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情境教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孙全科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孙全科   274300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情境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情境的生活性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基于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用最新的、最富于生活性的素材完成情境创设任务,要注意链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最新事件及本学科范围内的前沿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新颖的感受下主动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醛”的知识内容,教师即可以依靠近期的一则新闻对课堂情境加以创设:“近日,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的药品监督机构发布公告说,强生公司生产的婴儿洗发水样品没有通过该地区的质量检测。一位当局官员表示,这是因为强生婴儿洗发水被检测出含有甲醛。据悉:甲醛具有刺激性,如果在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的甲醛,会对皮肤黏膜与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造成流泪、咳嗽、咽痛、气短等症状......”这样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疑问:“甲醛的危害有目共睹,为什么还要使用它?"“为何甲醛可以长时间存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有了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给新课的指导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又如,学生在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关内容时,教师通过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课上,教师道:”同学们知道厨房中有两种很难区分的物质苏打和小苏打吗?”有的学生道:”这不是一种物质吗?”还没等教师解答就有学生反驳道:“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教师继续道:"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正确,它是两种物质,老师今天为大家分别准备了一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化学常识探索一下苏打和小苏打有什么物理性质吗?”学生齐声道:“能!”随后,学生便投入到探究中去想要知道这两种就在身边的化学物质到底有什么物理性质,在实现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提升了对化学知识学习和探究的无限热情。
        越是生活化的话题,越容易因与学生心理的高度衔接而引发共鸣,从而让学生对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这样创设情境,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当然,我们也需要指出,有些用于情境创设的资源素材,并不一定是最新鲜的,如果资源素材的影响力久远,代表性强,同样可以在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情境的新颖性
        一些富于奇思妙想的情境素材,可以因其“奇”而使学生受到感染。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或指导学生创设情境工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便让学生能够情境中体会新奇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到接下来的学习与研究中。



        例如,当介绍到从海水中提取物质有关内容时,为了让课堂充满生趣,教师可以利用模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如下内容:本企业准备在当地投资兴建一座氯碱工厂,未来将用于氯气、氢气以及氯化氢和漂白粉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如果请你来担任企业各项工程的总策划师,负责生产工厂的选址工作、生产流程的规划设计工作,那么你是否可以提供一份详尽的方案?这样的形式可以说是以独辟蹊径的手段创设情境,虽然学生明知这并非真的企业策略,但新奇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此积极地收集相关素材,并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优选出最佳方案,事实证明,此种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与能力理解。
        三、情境的真实性
        与生活性和新颖性比较,真实更具有感染学生的力量,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所创设的情境以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理论知识研究和化学实际问题处理的价值,让学生明确化学是助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例如,为使学生深入了解氢氧化钠、氯化氢等化学物质在工业领域的制法,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化工厂去参观考察,近距离感受现代化学生产工艺的特点,并由技术人员述说与之相关的化学原理而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真实的化学情境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大的反应塔与坚实的球罐等设备,从而因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浓厚的参与热情。
        四、情境的问题性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需要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1。例如,在教学化学元素周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读出图片上的内容呢?”有的学生会轻声地试读图片内容氰氦铝"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进入自己的学习情境,从而主动思考。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图片进行分组讨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知,要确保学生能够对化学学科做出足够科学清楚的判断,要想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提问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结论:总之,在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努力创设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情境,并力求做到与时代同步,同时让学生产生新颖和真实的主观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有效促进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而笔者认为:在教学时,这三方面要求应当尽量同时满足,避免只求新不求真,或者只求真不求新等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郝明霞.创设主题情境,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以“苯”为例[J].教育观察,2019,8(26):79-80+106.
[2]黄清辉,张贤金,吴新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29(04):7-9.
[3]谢应龙.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实验与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04):15-17.
[4]刘丽君.基于“情境—问题—探究”模式的教学设计——以高中化学“甲烷”一课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04):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