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的创设和利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应美弟
[导读]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虽然其内容不多且多数浅显易懂,但却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掌握数学思想的起点,它可以为幼儿今后的数学求知道路扫平障碍。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绣湖幼儿园   应美弟   322000

摘要: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虽然其内容不多且多数浅显易懂,但却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掌握数学思想的起点,它可以为幼儿今后的数学求知道路扫平障碍。但幼儿的性格较为活泼,且理解能力较弱,故幼儿教师如何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显然是不利于幼儿掌握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融合游戏实施数学教学,创办趣味育儿活动的主张,以下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何实施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希望对激发幼儿思考兴趣和培养幼儿数学思维提供些许绵薄之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活动;趣味游戏;实施方法
        游戏,最容易营造趣味、活跃的氛围,但显然长久以来,它却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为游戏是无用的,甚至是会对幼儿起到相反的成长刺激效果。其实,从客观的教育学角度来说,戏是可以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的,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幼儿理解,强化感知与体验,并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文简要论述了游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运用,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帮助,开发幼儿数学理性思维。
        一、正确的引导家长跟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
        部分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错误观念,使得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设想仅仅成了一句空谈。其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而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和发现儿童的才能。”此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的主张,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更要对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科学投入教学材料,完善基础园区设施建设,让幼儿乐于参与,主动学习,成为游戏活动中的主人,取得数学学习的丰富硕果,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认识到游戏教育对幼儿的促进作用,进而坚定不移的落实幼教改革工作,让幼儿园数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二、知晓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原则
        游戏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结合,需要注意几个基本的原则,其一,是合理调配游戏和数学教学比例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知晓游戏只是一种教学的形式,我们的实际目的依旧是让幼儿积累知识,掌握能力。所以,如果一节课下来,幼儿单纯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数学学习收获,那么,很显然,这样的幼儿教育是无效的。所以,幼儿教师要随时观察,合理及时进行游戏教学干预,争取让游戏和数学教育之间构建平衡。
        其二,是尊重幼儿数学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原则。即使是长相相近的双胞胎幼儿,他们也会有一些性格和爱好方面的差异。所以,幼儿教师实施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这种个体的差异。多去观察幼儿,记录幼儿的实际行为活动规律,寻找其心理发展特点,然后因势利导。
        其三,是家园互动与合作的原则。家庭教育与园区教育是分不开的,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和实施,一些可以放在园区,还有一些可以放在幼儿的家庭中展开。家庭不仅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物质生活水平的地方,更是实施教育引导的有力场所。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教育觉悟,从而达成游戏教学的共识。
        三、投放相应游戏材料,促进幼儿积极参与
        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前提供一些必要的道具和材料,以备实际课堂教学之需。比如,在针对小班幼儿实施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幼儿初步认识方位:上下前后的能力,笔者投放了一些必要的材料,如:小猫头饰、布娃娃若干以及一幅图画等。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游戏:“找一找”.师让孩子们转过身去,闭上眼,教师负责将一些布娃娃隐藏起来,分散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然后,让孩子们动手去找一找,并尝试用一些方位词,来描述该娃娃是在什么地方,比如,有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娃娃,大声喊道,“老师,我在‘图书角’找到了一个布娃娃”,而显然“图书角”是教室里的一个特殊的且固定的方位,幼儿每天都生活在这里,因此当一名幼儿说出这个地点时,其他幼儿都可以准确反应出它相应的位置。
其次,我们组织幼儿进行“找孩子”游戏,幼儿教师来带上头饰,扮演“猫妈妈”,对幼儿说,“同学们,我的孩子丢了(做出非常痛苦的表情),谁来帮帮我找一找啊?”,就此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参与兴趣,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地图,逐步观察,排除所有可疑的地点,帮助“猫妈妈”找到它丢失的孩子,运用上方位名词来表达出“孩子”的准确位置,就此可以强化幼儿对地点、方位的理解,促进数学与游戏的教学融合。
        四、结合游戏教学,强化幼儿应用意识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比如,指导幼儿学习阅读绘本,是为了将来能够读书看报,从各种信息载体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继而开拓视野,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比如,认识数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如,实际生活中家长可能会让孩子拿某种物品,现阶段的幼儿确实可以认识生活中的某些物品,但是,具体到拿几个,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他们对于“数字”还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感觉。
        因此,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此类的数学教学活动,让游戏的形式融合其中,如“帮小兔子采萝卜”游戏。首先,教师来给学生设计一个故事情境,“小兔子和小花猫是好朋友,这天小花猫来找小兔子玩,结果发现小兔子的腿受伤了,小兔子说这是昨天去爬山不小心摔伤的,今天的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要去采摘胡萝卜,想让小花猫帮个忙,于是小花猫高兴的答应了。”在展示游戏故事情境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两位幼儿去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后,带领幼儿识读,接下来,延续故事情境,小兔子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小花猫看到卡片后就可以到教师面前,将篮子里的胡萝卜按照卡片中指定的数量拿取,第一个小组完成这个游戏任务后,换第二个小组,以同样的游戏形式进行,看哪个小组表现更加出色。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并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以备课后教学反思,如此,幼儿在学习完本课之后,就会懂得抽象的阿拉伯数字与实际物品数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而培养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深化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除此之外,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也属于数学领域的范畴。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动手画一画、连连线、拼一拼、找一找、认一认,这样可以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让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多一些了解。为了达到课下巩固和强化练习的效果,幼儿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朋友,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实施亲子教育,比如,“宝贝,今天老师都讲了些什么知识呢?”、“三角形长地什么样子呢?”、“这个圆圆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呢?”等,就此在增加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乐趣的同时,更可以达到课下巩固和提升的效果。
        综上,对游戏的痴迷和热爱,是孩子们普遍的心理反映。基于此,本文从结合对幼儿游戏行为地观察角度入手,简要分析了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措施和方法.望可以引发广大教师和幼儿家长对游戏教学活动的关注,积极创新方法,革新思想,让游戏带动幼儿园数学教育,拓展学前教育的深度和宽度。
参考文献:
[1]殷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
[2]郑婧.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0(15).
[3]袁东红.浅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与价值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