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朱卫卫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朱卫卫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要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应用素质。

江西余干县梅港中心小学   朱卫卫 33510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要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应用素质。这样学生才能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合理使用知识,收获经验。当前国内教学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低效和无效。因为存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偏差,并且缺少足够的经验,在教学中才会暴露这样的现象。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实际上是对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知识储备、道德素质、身体健康、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综合培养学生,小学语文在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中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加上语文课题的多样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各自的看法,并展开谈论。可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教育效果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课堂效果不够良好,教师思想呆板传统等,为此研究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十分必要。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国内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没有做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比如缺少创新、理解落后,教师单纯地按照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展现自己教的角色和定位,没有深入学生,了解和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层次与深度,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缺少良好的预习习惯,完成教师的预习要求。因为缺少了良好的预习过程,教学中,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计划。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知半解,课后需要投入很多时间重新学习。这种模式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3、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考虑结果,不重视过程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将自己的理解通篇说出,自己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却只是在被动配合教师。很多学生其实并不了解教师在说什么。教学过程看似十分顺利,但教师在检查和考核中却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深刻,小学生只记住了教师所说的,没有形成发散思维,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听进去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所用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如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是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播放员,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培养习惯,重视过程
        如果学生不预习,将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和进度。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比如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探究精神的教学方式。
        如学习《腊八粥》这一课时,小学生对于腊八粥的了解并不深刻。


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家知道腊八粥的来源吗?”“腊八粥当中都有哪些材料?”“腊八粥的味道如何?”“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知识情境。教师需要突出问题的导向价值,让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打心底对学习产生愉悦感。
        2、探究合作,彰显个性
        教学需要教与学的配合,展现学以致用的效果。外化知识的过程指,学生将脑海中的知识加工出来,表现为演、画、说与写,在实践中发挥和巩固自己的才华与知识,学生的主观意识在客观世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
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对文中感人肺腑的爱国精神、情怀和意识充满了向往,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绎,让学生诉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迸发了灵感,升华了情怀和思路。
        3、发掘潜能,积累学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学生亲身感受、亲身理解知识,通过实践发掘知识、探索知识,完成已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比如在习作活动中,练习缩写故事时,过去很多教师直接举出案例后就不管学生了,这种教学流于形式。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缩写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多尝试多练习,可以让学生先正常写作文,随后再缩写。如先让学生以风景为对象创作文章,学生写道:“我们学校有一颗挺拔巍峨的大树,为我们的生活遮阳挡雨,前不久,校又在旁边种植了不少五彩斑斓的花朵,为大树周围增添了又一抹色彩。每次路过都能够在遮阳的同时感受到花的芳香,甚至经常能够看到不少可爱的小蝴蝶在周围游荡,好似对这样的美妙场景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向往。”教师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缩写。学生写道:“我们学校门口有一棵大树,大树能够遮阳挡雨,前几天学校种植了一些花,花周围经常有蝴蝶游荡。”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具体的缩写方法.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合理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后,学习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4、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教学
        语文非常具有想象能力,要学好语文必须要具有独特的想象力,而现实中因为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情景无法和作者一样感同深受。在此时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直观的表现。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个地域下雪的场景,通过不同地域下雪场景的对比,使得学生对济南的雪有更直观的感受,以此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济南的冬天会如此美丽,没有像北方一样千里冰封,大雪纷飞,也不像南方零落几片雪花。而通过写作背景的讲解,使得学生更加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性质。使得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得学生上课时更加有热情,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结语
        总体来说,要想高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应对课堂进行彻底创新,改变传统的老旧思想,及时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各类弊端,真正实现教育革新,巩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曾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