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大数据环境下,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城市要素的监测和评估,了解主体活动需求,可以积极主动获取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大数据下的城市规划评估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城市空间城市规划职能的发挥,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规划评估;思路;方法
引言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也取得了优异成果。实践表明,把信息技术运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范围较广,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谓城市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当前该座城市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进行设计和确定,促使城市资源和空间都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基于此,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以下分析。
1大数据时代下城市规划现状
大数据时代具有显著的特点,基于运用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用,能够让数据实现共享以及服务。现阶段各个行业中的数据分析都是源自数据源,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经变成生产因素的其中一个要素。现阶段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对大量数据能够有效的发掘和运用,大数据获得了各个领域的认可,也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城市规划的研究类型有很多种,且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随时代发展而动态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学者就提出了构建智慧型城市,这引导着规划者们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坚持探索中实现智慧型城市。基于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发展,而智慧型构想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大数据下城市规划评估的理念创新
2.1城市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
传统城市规划评估中,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只能局限在规划蓝图方案和实际建设动态情况方面,但是大数据下可以动态获取多元异构数据,检测和评估城市的实际运行情况,把握城市设施运行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2.2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城市规划评估逐渐朝着社会经济综合规划方向转变,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从居民角度来分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城市,主要是表现在城市安全和生活便捷多方面,通过对大数据的动态收集和分析,来分析城市的交通运行情况和城市安全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城市宜居规划策略。
2.3城市功能空间评价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城市功能空间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功能逐渐复合化,城市流动性随之改变。这就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转变城市规划评估理念,逐渐形成新的城市规划思路,但是居民空间出行活动产生的大数据,为城市流动性评估提供了可靠性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评估活动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持,反馈空间发展质量。
3城市规划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3.1实现对基础数据的全面收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城市运行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是智慧城市研究和规划高效推进的重要基础,但是传统的收据收集形式不能做到对城市范围内的全面覆盖,而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对城市的空间、气象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工作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在不断提升,而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只能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简单收集和整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能对规划工作形成有效的数据支持。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利用网络渠道,实现与相关城建管理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高效交流,利用技术手段,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并根据相应的建设规划,利用信息设备,对现场的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及时的传输,实现对城市建设环境、气候、现有建筑信息的全面收集。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分析,对规划和建设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在传统的规划活动中,数据信息较为分散,增加了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难度,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实现对数据资料的深入分析,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规划建设活动提供参考。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利用数据分析结果,预留出足够的城市发展空间,保证城市整体建设的科学性。必须高度重视其与城市空间构造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不可以局部分离,必须对其全方位考虑,从而才能使城市空间的科学性、实用性得以保证。
3.2政府主导的投资建设模式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过程中,政府独资建设模式是较为传统的运营模式之一。具体步骤为:政府获取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的市场技术服务以及基础支撑环境是通过财政资金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项目是由政府各个部门进行主管,以促进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项目公共服务目标的实现,进而帮助政府提升高质量、智能化治理服务的能力。这种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模式相对成熟,政府会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才有代建或者外包的方式,政府依照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的需求向企业发出技术服务委托,企业依照建设项目要求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3.3城市行为空间规划
对城市行为空间来说,可以将和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紧密相连的手机、微博等数据当成是依托。数据点可以代表个人,数据点密度来代表人群密度,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城市活力研究提供借鉴。此外,在分析城市行为空间时,对于居民不同行为结合体的职住关系是分析的关键,所以,也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人口、用地以及城市交通等进行分析,从而将其当成是依托,制定城市规划发展方案。此外,通过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将土地功能、土地开发密度等情况识别出来,将以往遥感影像技术更新数据滞后的情况有效规避。最后,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商业、医疗等规划方面应用,其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3.4大数据下城市动态监测评估
大数据下对城市动态流动性监测评估,主要通过手机移动网络来记录移动轨迹,判定人流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生态环境和人流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大数据下城市空间要素的监测,主要是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来实时监测和获取交通运行数据,综合评估交通布局和交通堵塞情况等,多角度分析基础上,寻求合理的交通管理决策,以此来提升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效率;借助收集数据,可以判断区域活动情况,促进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优化城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海彬.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变革与创新——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与规划方法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7,23(07):104.
[2]韩龙玫,卿粼波.视频大数据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前景探索[J].四川建筑,2017,37(03):12-15.
[3]席广亮,甄峰.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规划评估思路与方法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7,11(0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