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合作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夏宇
[导读] 合作学习就是把数学问题的探究交给学生,教师公布任务,学生在组内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说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者将质疑说出来,共同探寻解决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高级中学   夏宇    016100

摘要:合作学习就是把数学问题的探究交给学生,教师公布任务,学生在组内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说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者将质疑说出来,共同探寻解决对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交流和探讨实现对学生的启发,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积累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最终完成合作任务。另外,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之时应该随时观察,穿梭在各个小组中,除了要听取学生讨论外,还应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指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教学反思
        引言: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要求,其在凸显学生主体性以外,还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合作学习能够将每个人的潜力和智力激发出来,并帮助其更好、更快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完成知识探究,提高自学能力。同时,有效的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和谐相处,养成良好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这也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育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尽管合作学习模式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其在实际运用中却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实际收效甚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反思合作学习过程,明确合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完善,从而确保合作学习提升效益,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一、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性不强
        高中数学课堂经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有不小差距,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合作目标不明确。教师只是将合作学习当成一一种手段,形式上看似是合作学习,但是任务设置不合理,与教学内容脱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提升,也难以达到合作学习效果。学生不清楚合作学习最后要实现哪些目的,盲目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似乎都在积极地发表观点,探讨、解决问题,可是这只是一种假象,无目的合作学习注定效果差,同时还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二)分组随意
        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合作探究,但是却忽视了高层设计。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合作学习成果,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分组,坚持合理搭配,确保每个小组实力均衡,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竞争。但是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合作学习分组的重要性,教师为了省事,大部分时间是让前后桌自由成组,导致一个组只有优等生,或者只有中等生,这样就难以在合作讨论中取得良好成效,因为学生之间缺乏互补性。此外,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人数众多,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容易引起混乱,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学生在乱糟糟的环境中进行合作与探究,效果自然是微乎其微。



        二、高中数学教学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策略
        (一)合作要具有目标性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应在设置任务之前,明确通过合作讨论能够达成哪些目标,然后教师依据这个目标设计任务,当学生在讨论中偏离目标时,教师就要及时引导,以确保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对此,合作学习需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促使学生积极交流,在思考中分析问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问题,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合作的形式对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教学目标完成,教师在设置任务时需要融入教学内容,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鼓励学生将对问题的看法表达出来,通过不同思维的融合与碰撞,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就能做到融会贯通,也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设置任务时不仅要目标明确,同时应兼顾不同知识基础学生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最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活跃学生情绪与思维,带动其认真思考、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保证高中数学教学高效开展。
        (二)科学分组
        数学课堂想要保证合作学习良性发展,分组是关键,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前过于随意的分组方法,树立科学分组观念。首先,应认识到合作学习中组间竞争与组内合作的特点,保证每个小组中学生综合实力的均衡,这样才能增强竞争悬念,激发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其次,分组前要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学生,比如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等,然后进行科学搭配,使每个小组内学生具有互补性,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性格方面,确保在合作中有人能带动气氛,有人能提出创新见解,每个人都能发挥自2擅长的东西,从而相互补充与相互帮助,保障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三)合理分工
        高中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不聆听,只强调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造成整个学习过程混乱,成员自己说自己的,根本不关心别人想法,难以达到相互启发的效果,交流与讨论也会不顺利,导致合作质量受影响。因此,在课堂合作学习前,做好分工也是关键,教师要依据对学生了解,指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每个人都要做好职责范围内事情,每过一段时间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分工,提高合作学习配合度与能力。此外,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发表观点的基础上,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后,不要急着组织讨论,而应空出一两分钟,让其自主思考,这样就能防止在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被带入,达不到合作促进的效果。最后,在每个学生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说出想法,如此才能发挥出合作交流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操作过程中应明确合作学习目标,让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互补性、集智性、主动性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并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成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宏.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48+50.
[2]刘珊.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N].发展导报,2019一06一28(019).
[3]陆柳江.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李波,曹丽蓉,崔艳,王红丹.高中数学中问题式教学的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49一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