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伍玉雄
[导读] 微课教学坚持以引导为主,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微课教育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隆回县六都寨镇丁山中学    伍玉雄   422204

摘要:微课教学坚持以引导为主,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微课教育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微课教学的应用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微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为同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手机和电脑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都超过了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另辟蹊径,熟悉并且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让初中物理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一、应用微课的原则
        (一)实用性
        多媒体软件的实用性,关系到微课的应用效果。利用微课开展物理教学前,应判断多媒体软件的实用性。微课一般以动画和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因此,展示微课前,应以教学内容为核心,选择合适的文字或动画,确保其有效、可行,以免削弱微课的作用。
        (二)自主性
        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更加倾向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创了全新的课堂模式。“以生为本”是微课教学的核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微课并不会直接展示出教材中的知识点或重点内容,而是为学生构建课程大纲,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在课堂中自主总结。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是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感性上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但是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不容乐观,例如不易操作、安全系数较高等,都限制了初中物理开展试验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践的原理与要点,只能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其转述给学生。要想改善上述局面,应引进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微课,将物理实验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有教师曾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了“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将实验原理、结果及过程导入到微课当中,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设想实验结果,以水柱为核心开展实验讲解,并计算水柱的实际高度。另外,教师还利用有机玻璃管进行了演示,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与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与想象力。
        (二)微课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出了大量的尝试,但效果不尽人意。微课教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利用视频、画面和声音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主动探究物理知识。



        例如,学习《分子的热运动》时,要想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应微课为核心导入后续的教学内容,创设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以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子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分子运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分子是不断扩散的。其次,利用二氧化氮气体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温度与分子扩散速度之间的关系,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装满整个瓶子,然后将其与真空集气瓶对接,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都变成红棕色,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了分子的扩散。上述教学方法利用适当的视频与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出了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迫切的想了解课程内容。
        (三)微课在物理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点与概念,教师会在课程完成后,与学生一起进行复习。此时,微课发挥了自身多样化、系统性的特征,利用小组讨论法、知识点回顾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电学知识始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为此,教师应利用微课,与学生一起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另外,学生可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及电路分流的作用等内容。学生总结完成后,教师可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补充与引导,着重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模式。
        (四)引入微课载体强化个性习题训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也是关键一环,会对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合理地运用习题也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其实现学以致用。在指导学生加大习题训练力度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微课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该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学生设计以下练习题:①在水中投入钢铁制金属块会下沉,但是用钢铁制做成的轮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②潜水艇在海面下和江面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③将某一质量为3kg的木块放入水中,发现木块的3/5体积进入水面之下,试求该木块在水中保持静止悬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g=10N/kg)④针对“冰山一角”这一成语,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这些具有层次性的物理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从基础知识学习过渡到灵活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学习状态。此外,在针对这些物理习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不同问题对应的求解方法与思路利用微课视频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观看,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其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微课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虚拟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不仅继承了以往课堂教学的优势,还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可在短时间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为此,教师应提高对微客的重视,并在物理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适时应用微课教学,借此提升课堂整体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家浪.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72-173.
[2]徐秋香.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J].名师在线,2018(1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