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助理医师基层规培现状及模式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伍春凤 姚盛思
[导读]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生普遍反映社区实习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医院轮转时不能从全科医学角度分析和讲解,缺乏全科特色。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衡阳南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伍春凤   姚盛思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生普遍反映社区实习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医院轮转时不能从全科医学角度分析和讲解,缺乏全科特色。基于此,本文分析全科助理医师基层规培现状,并探索一系列全科助理医师基层规培模式,旨在实现多学科病例讨论式教学,丰富全科医学的带教方式,提高学员学习兴趣。
关键词:全科医学;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
        引言: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科医生作为“健康中国”、分级诊疗政策实施的关键,在国家的医疗体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晚,现有的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理论体系和业务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缺乏全科医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制约了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国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实行时间短,全科师资匮乏,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如何在三年时间里培养出具有较高医学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全科医学人才还需要继续探索。
        一、目前的规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对毕业规培学员的后续追踪回访中发现,规培学员反应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社区基地的实习项目上。有学员提到在综合医院轮转专科时,带教老师对全科学员的指导与其他学科规培学员并没有区别,都是按照专科培养方式进行。因为大部分带教老师都是专科医师,缺乏全科思维,不熟悉全科医疗模式,不能从全科医学角度分析和讲解。全科规培需要加强的方面:注重培训全科医学思维模式及技能。全科医生应掌握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培养全科医师时,需要指导学员考虑到综合的各方面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检验标本的采集、医疗机械检查操作、简单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全科医师同样需要了解,在社区某些特殊条件下这些须由全科医师操作例。医学人文。全科医师需要交流的不止是疾病相关内容,还需要对患者的经济收入、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氛围、家庭分工等内容有所了解。如果全科医生与患者缺乏良好的沟通,将影响工作开展。在目前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这些内容都有所欠缺,缺乏对医学人文的针对性,所以根据全科医师的实际工作内容,我们提出在目前规培内容中增添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以供带教老师根据学员就业方向,培养目标以及所在基地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择更有利更可行的模式。
        二、全科医学规培基地培养模式
        (一)院内培训及入科培训
        我院全科医学住培基地,在全科医学专业助理医师培训带教方面经过不断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全科医生培训形式,并且积极探索适合全科医师培养的管理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对学员考核以及学员反馈,比较以往的教学方式,发现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明显提升。通过考核的学员首先需要通过医院统一组织培训,进人全科基地后由全科基地秘书组织再次进行基地内培训。基地内培训更为细致和有针对性,使学员对全科医学专业前景、轮转计划、科内的管理要求、代教导师以及社区基地情况等进行熟悉。同时也要求新入基地的学员填写问卷,了解学员对于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在规培过程中最想学到的内容等,可以方便导师针对每个学员的情况因材施教,提高针对性。



        (二)多导师培训制度
       为了从全方位指导和帮助规培学员,全科基地为每名规培学员配备了三名导师,分别是全科基地导师、社区基地导师、轮转科室导师.全科基地导师最多负责两名学员,负责学员三年规培内的所有问题:制定轮转计划、日常管理等等。社区基地导师负责学员在社区基地轮转时的指导.在医院内各临床科室轮转时每轮转到一科室,会先选择一名带教老师作为轮转科室导师,这名导师会负责学员在该科室的教学工作,解答学生的提问及帮助学员快速全面的了解该科室的常见病诊治及技能操作。因为全科学员轮转科室较多,每一科室轮转时间短,学生刚适应一科的环境及看诊模式就又轮转到下一科室,通过导师制,学员可以在轮转期间找到归属感及亲切感,有利于学员快速适应规培环境,顺利进行培训。三导师制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
        (三)病例分析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全科带教老师首先将典型病例及问题提供给规培学员。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病例,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提出疑问。在病例讨论会上,带教教师会针对病例讲解疾病的诊疗常规,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并阐明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差别。通过PBL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増强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在全科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对提高全科医师的专业综合素质很有帮助。规培学员每一科轮转时间短,学员很少能够在轮转时间内接触到全部规培细则中要求到的全部病种。建立全科疾病病例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最新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指南,根据真实临床患者资料,建立全科疾病病例数据库,并不断完善更新。病例库建立后,可以为理论授课、临床教学提供丰富宝贵的教学素材。
        结论:只有拥有充足的教学投入,オ能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规模,培养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应该作为所有教学医院的核心任务。医学院校应注重全科医学教育及全科人才的培养。现在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培训方案,不足之处会在未来教学工作中逐步完善。我们希望全科助理医师培训不断成熟规范,与国际接轨,能够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晓婷,王留义.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688-2690.
[2]许倩,汪秀玲,徐凯.影像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93+198.
[3]全科专业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补充修订建议(针对2019年修订版)[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67-1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