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调整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温都娜
[导读]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备受重视的教育资源,教师一般可通过环境创设与利用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蒙古族幼儿园    温都娜   016200

摘要: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备受重视的教育资源,教师一般可通过环境创设与利用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区域活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环境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为此,教师可在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指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个别化学习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师根据教育的实际目的、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活动环境的有效创设、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让幼儿根据个人意愿与个人能力,参与到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学习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这一区域活动教育重在突显幼儿的学习自主性,为了保障幼儿获得良好的自主发展,需要教师在个别化理念下优化现有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指导策略,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目的。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个别化教育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参与的活动。教师一般可通过区域空间的合理规划、环境的有效创设、材料的合理投放、活动过程的观察与指导等过程和方法展开科学有效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有效的发展。而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突显出个别化教育的特点,优化幼儿参与的区域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无疑可以实现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改革目的[1]。
        幼儿园区域活动本身就注重突显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而融入个别化教育理念,则可从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入手,进一步突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其教育价值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区域个别化学习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可满足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二是区域个别化学习可实现对集体教育的有效补充,让幼儿从个别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三是区域个别化学习可让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便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观察幼儿,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个人发展价值。为此,教师应该对幼儿抱有弹性发展的可变性期望,不仅要承担起教导的教学职责,还要发挥观察者与促进者的角色作用,促进幼儿的多角度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区域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的指导策略
        1、优化环境创设,增强规则意识
        在区域活动的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单纯依靠口头上协商的活动规则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难以让幼儿真正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还容易出现淡忘规则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记忆力并不强,对规则的理解能力也不强,所以教师在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可以在教室内外的墙面、地面等空间设计好各种蕴含规则信息的图形、字母,让幼儿能够在环境渲染的作用下逐渐增强个人的规则意识。例如在阅读区域的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应合理设计禁止喧哗的规则图形和标识,将其展现于区域的墙面空间或者地面空间,让幼儿在开展个别化的阅读学习时能够时刻想起禁止喧哗的规则。



        2、优化环境创设,增强视觉冲击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应该注重给幼儿带来视觉性的冲击作用,让幼儿能够产生较强的自主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增强其教育意蕴,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2]。例如在益智区域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点数对应、图形对应形式的益智区域活动中,为其创设具有感官冲击性的区域环境条件。因为幼儿认识的汉字比较少,往往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图片来理解某些活动内容。
        比如教师可在“配对路名与标志性建筑”的益智性区域游戏中,将本市的标志性建筑图片与路名的图片缩小到米粒般的大小,将其贴到纸板上,再为幼儿提供大图片,让幼儿使用放大镜对米粒般大小的图片进行观察后,对其进行正确的配对。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识路的生活技能,使其学会自主找到自己的家或者幼儿园。这样的环境创设指导策略能够让幼儿的区域个别化学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有利于提高区域活动的开展效果。
        (二)幼儿园区域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1、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在幼儿园区域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应注重突显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这意味着教师需结合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同幼儿能力发展的需要,为其投放具有层次化水平的活动材料。
        例如在生活区域活动中,教师在投放第一层次的区域材料时,其材料可包括一个篮筐的毛线、可乐瓶;在投放第二层次的区域材料时,教师可增加投放塑料花瓣这样的材料,让幼儿将花瓣镶嵌在可乐瓶身上,依次将毛线层层缠绕起来;在投放第三层次的区域材料时,教师可增加投放橡皮泥、棉花棒等等材料,让幼儿自主使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伞尖和伞骨,并使用毛线层层将其缠绕形成伞面。在这样的层次化材料投放过程中,幼儿的不同层级学习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有利于促进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健康发展。
        2、注重材料投放的操作性
        在区域个别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自主获得丰富的操作性学习经验,就需要注重优化这类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环节,为幼儿投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活动材料,便于幼儿使用操作性的材料展开自主操作活动,并从中获取丰富的操作知识,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例如在“有趣的磁铁”为主题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投放薯片桶、有机玻璃、磁铁、铁制品小汽车等等材料。幼儿可根据这些操作性的材料,自主设计具有操作性的科学探索活动,如汽车是如何转圈的、汽车是如何飘移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用途,使其积累到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经验,有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索精神与科学探索学习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教师应在个别化教育理念下注重优化当下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策略,以指导幼儿展开更具合理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区域自主性探索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在区域个别化学习过程中的多方面健康发展,实现幼儿在区域活动学习中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毅.幼儿园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探索[J].成才之路,2020(05):98-99.
[2]鲍丽丽.隐性的课程——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201.
[3]陈秋.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J].当代家庭教育,2019(1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