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中医疗卫生主题的情境创设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1周亮雨 阎歌 2. 温东
[导读]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医疗卫生成为重要课题,相关英语表达的日常需求也显现出来。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交际教学法(CLT)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学观念为理论指导基础,深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英语教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    周亮雨,阎歌 (在读教育硕士) 528000
佛山市教育局     温东 (硕士生导师)

摘要: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医疗卫生成为重要课题,相关英语表达的日常需求也显现出来.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交际教学法(CLT)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学观念为理论指导基础,深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英语教材。研究立足于医疗卫生主题,通过对相关医疗卫生词汇和句型句式的数据整理,分析现有教材中有关该教学主题在情境创设时句型及词汇的实际可用性,以期为教材相关内容的拓展延伸、情境对话的真实性与学科知识实用性的提高提出建议;为日后英语教材在医疗卫生主题方面内容的改写和革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医疗卫生;情境创设;教材分析;交际教学法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全国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难以开展,大多隔离在家,日常面临到诸如戴口罩、勤洗手、量体温、感冒发烧如何处理等医疗卫生问题;另一方面,研究者反思到,在以往使用过的英语教材中,有关疾病防范与治疗的知识并不多,且可以发现这些知识存在流于形式、句型表达偏于书本化、教学重于语法而非真实的口语表达等弊端。基于此,研究者明晰立意,以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英语教材中医疗卫生主题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疾病的防范、问诊、治疗三个主要对话情境的课堂情况与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改进教学情境的新方法、新途径。
        2.研究意义
        2.1理论意义:
        交际教学法(CLT),又称功能教学法或功能意念法。这一教学流派上世纪70年代初兴于欧洲,8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方兴未艾.20多年来,有关交际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证明了其独特的优点,开阔了外语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并交际教学法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学语言”,更不是“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处于某种“交流”,“交往”,“交际”的场景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行为去获得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是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角度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学生的本能生长总是在一定环境下发展,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在交际教学法和“教育即生活”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试图从英语教材中医疗卫生课堂情境的创设入手,分析评估其教学内容的理论价值。
        2.2实践意义:
        除去理论层面,本研究重点立足于实际意义的达成。通过教材学习,学生能否真正获得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无障碍地使用英文进行交流,一直是外语教学者为之努力的目标。在此次疫情的视角下,学生在面对类似流感、疾病盛行的情况下,能否在处理相关医疗卫生问题时实现地道口语表达的有效输出,应当引起教育者与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开展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有望敦促英语教学实践与教材改革实现进一步落实。
        二、英语教材中医疗卫生主题的情境创设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教版英语教材中融入了交际教学法的理念,以主题语篇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对重点句式进行了反复强调,将相关的词汇短语以及所用句型句式反复举例于教材的对话文本中,并在教材中安排了合作模拟对话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动,力求指引教师在课堂中组织符合交际需求的对话,创设与日常生活相适切的情境。然而日常生活中,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情境不限于教材中的举例,因此需要对教材中已有的词汇与句型进行灵活运用与适当拓展,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
        本研究选取了医疗卫生主题单元中可用于情境交际的词汇短语以及对话句型句式两个方面,对小学及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医疗卫生相关主题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本研究依据CLT教学法中强调通过语言实现交际功能,从而达到有意义教学的理念,对医疗卫生主题的交际目的分为疾病的防范与疾病的治疗,并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教材内容与所设情境能否实现交际功能。
        1.医疗卫生主题下疾病防范与疾病治疗情境的各环节分类
        本研究根据疾病防范情境中的具体举措分类为如表1所示的阻止危险行为与建议防护行为,以求降低疾病的风险;对于疾病治疗情境,本研究参考牛津大学出版社开发的牛津在线英语教程中的医疗卫生主题对话教程所举例出的日常疾病治疗的步骤,总结为如图2所示的
   

        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材医疗主题单元内容分析
        依据医疗卫生主题下所分类的各个交际情境,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文本进行统计汇总,收集了教材中可运用于相应交际情境的词汇短语与对话句式,得出如下表所示数据:


        由表3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在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情境下均有词汇短语,以及对话句式的相关知识点的示例,在疾病防范的情境下考虑到了阻止危险以及提供防护建议的两种交际情境,并例出了命令以及建议两种句式以应对不同事态下的交际情境;在疾病的治疗情境下,询问与回答病症环节与提供与听取对策环节所示例的词汇与短语很丰富,可用于常见的病症描述与对策描述,在对话句型的设置上也比较丰富,贴近日常;教材中的其他所列句式皆贴近生活日常,在交际时具有实用性。从表中也反映出教材内容的一些不足之处:(1)在疾病治疗的情境下,教材内容未包含询问与回答药物史环节的相关表述;(2)在询问与回答病症环节,未设置询问用句,在身体检查环节的句式也设置十分浅显,仅有1句。在进行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中,还发现一些不足:(1)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重复知识点较多,而提升不够明显;(2)所示对话文本所示例出的情境环节较为分散,没有呈现出相对完整的基本治疗情境。
        三、建议
        本次疫情为英语教学敲响了警钟:知识学习不能只重视于词汇语法,还应注重在真实交际情境中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次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进行分析,发现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教材的情境设置以及相关内容方面任然存在不够完善之处。据此提出以下:
        1.教材编写者应注意医疗卫生主题对话文本情境的真实性与多样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教材中对于病症治疗的情境设置存在碎片化以及不完整的现象,这会造成学生在生活中需要用英语进行看病就诊时出现无以应对的问题,在医生的进一步问诊以及进行身体检查之时问题则会尤为明显。故教材编写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尽量多样且贴近实际的情境对话文本,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升。
        2.教材编写者应注意不同阶段的衔接与提升。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内容,发现两阶段教材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的词汇短语与句型句式,提升程度不够明显,因此在确保小学教材内容能被学生吸收的基础上可适当对当前初中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提高。
        3.教师在课堂的情景交际创设时注意补充与完善。
        教材所呈现出的知识内容具有基础性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交际活动中完善情景的创设,如在对话模拟训练与角色扮演活动中,不局限于课本中所提供的参考句型,鼓励学生根据真实的交际需求进行对话的创新与拓展,并引导学生运用不局限于单元的所有已知知识进行合理的表达输出。
参考文献:
[1]辛斌.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庞文娟.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