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农桂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农桂学
[导读] 在传统观念中,计算课就是练习课,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熟练计算技能。其实不然,计算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能充分挖掘知识的联系、切实关注学生的状态、适时抛出有效的问题,就可以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练兵场。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中心小学   农桂学  530607

摘要:在传统观念中,计算课就是练习课,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熟练计算技能。其实不然,计算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能充分挖掘知识的联系、切实关注学生的状态、适时抛出有效的问题,就可以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练兵场。本文主要回顾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内容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
        计算,一直是小学阶段强大而弱小的存在,看教材,无疑是强大的:它内容丰富,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位退位规则,混合运算顺序,简便计算定律,整数小数分数计算等;它分布广泛,每一册都至少安排了一个计算单元,课时安排也相当充分。但再看课堂,它又是那么弱小:教师会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用于形成计算技能上,一上课就把计算方法交代清楚,然后开始连绵不绝、形式单一的练习;学生也把计算理解为“死”算,不需要动脑筋,只要套用计算方法,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练习,一上计算课就兴致索然。计算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单一、学习缺乏动力的计算课堂现状,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也因此吸引很多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但至今未能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一、重视数与计算的概念教学
        对于数学计算而言,涉及的一些计算概念、计算法则、计算定律等都是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计算概念方面的教学,将概念中提及的文字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将概念中的某些计算技能、计算转化思想等落实到概念学习中。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学生需要接触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还要学习这些数的意义、计算规则、简便计算等重要知识,这些学习不到位会影响其对计算算理的理解,遇到实际计算问题时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困惑,也会影响到其他数学应用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对乘法计算意义理解后,学生在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时,就不会只从乘法分配律的外在形式上去掌握,而会理解为a个c加b个c等于(a+b)个c;对整数、小数、分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后,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的相通性才能有深刻的认识,虽然计算方法不一样,但在算理上都体现了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与计算的概念教学。学习整数时,关注对整数的位置值的理解,对数的组成与分解的理解;学习小数时,关注对小数与整数联系的理解,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学习分数、百分数时,关注对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理解,对其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要充分挖掘计算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旧知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处,通过有效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旧知学习中的“困惑处”转变成新知学习的“生长点”。计算内容丰富,彼此之间联系紧密,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原有知识时的一些困惑就可能是新知学习的生长点。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合理设定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产生知识推想和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欲望。


比如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以下简称“进位乘法”)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以下简称“不进位乘法”),在学习不进位乘法时有一条计算规则“从低位算起”,不少学生不认同,因为如果从高位算起,在不进位乘法计算时并不影响结果。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这一困惑正是学习进位乘法的认知生长点,那么进位乘法的学习也可以变得鲜活和精彩起来。课一开始教师就抛出问题“为什么要从低位算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可能会得到想要的答案”。当这一困扰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并指出新知学习可能成为解答这一困惑的路径,学生积极求知的状态被激发,“要我学”真实成为“我要学”。再如,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是分数的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其实,不管是整数还是小数的加减法,都需要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而在分数中,几分之一就是分数的计数单位,同分母分数就是计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因此可以相加减。教师需要把握这一本质,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重视算理与算法的实际教学
        算理与算法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算理侧重概念性学习,算法侧重实践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算法学习要结合具体数学问题寻找合适、科学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规则。算法学习需要依托大量数学实际问题的实践性学习,在大量的计算学习中有效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数学计算思维,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简便性、可行性。因此,在数学算理探究与算法的理解上,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拆分它们,算理与算法教学要依托平时的例题、习题等数学题库,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算法,理解算理,总结算法的学习过程,最终有效理解数与计算的概念。
        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结合计算实际教学的各种情况回顾与思考,可以感受到:教师与学生都不要把计算教学简单地理解成直接告知计算方法、机械重复计算式题。而是要引领学生在计算的王国里,保持积极的状态,开展深入的思考,发现计算知识的相互关联,探索计算方法的多元和优化,让计算课堂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练兵场,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天富.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90-192.
[2]王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41-642.
[3]邵丽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