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南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1、前言
为加快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城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城镇污水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提升和优化城镇污水处理效能,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09—2021年)的通知》(建城〔2019〕52号)文件精神,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区制定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排查与检测方案,依据排查报告制定城镇排水管网雨污错接混接点治理、破旧管网修复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城镇排水管网改造和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从而降低保梅河、东海河等水体的污染。
2、排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1)排水体制
昌江县城区现有分流制及合流制两种排水体制。早期老城区已建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近几年新建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
(2)排水系统现状
2010年县城建设的3万m³/d污水处理厂,配套敷设25.6km的污水主干管,管径为DN300mm~DN1500mm。该已建污水主干管分别位于昌江大道、人民北路、环城东路南段、东海河北岸、保梅河东岸沿线、石碌河南北两岸。主城区在昌江大道、人民北路、环城东路南段、东海河北岸、保梅河东岸沿线、石碌河南北两岸、保梅西北片区、昌江大道一横路、环城东路、环城东路支线、环城东二路、环城西路、环城西二路及支线、建设西路、建设西路沿线支线、人民北路支线、东海河两岸沿线、保梅河下游东岸沿线、石碌河两岸沿线已建或在建污水管,总计约72.83km,污水管多分布在主干道和次干道。
城区虽已建成污水主干管网,但缺乏支管的建设,没有从源头上完全将城区住户的污水出户管接入到污水主管,因此现状已建污水主干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污水收集率较低,昌江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很低。从现状条件来看,石碌河两岸是昌江县老城区中排水设施最不完善,污水管网覆盖程度最小,存在现状合流沟最多的区域,且是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
目前已在排水沟下游对雨污合流渠进行截流,汇入石碌河两岸的污水管,进入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仍然有污水沿雨污合流管道排放到河道中,破坏城区的生态环境。雨季时,雨水会将部分生活垃圾及泥沙冲入老城区的雨污合流沟里,增加了合流沟清理疏通养护工作的难度。被生活垃圾及泥沙堵塞的雨污合流沟无法通畅排水,导致出现雨污水溢流出检查井的现象,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破坏了老城区的卫生环境。
.png)
昌江县城污水管道现状图
3、管网修复及改造
(1)雨污混接改造
经过对县城主城区排水管网混接错接的排查,共发现三条路段四个雨污混接点。其中内环一路有两处住户排出污水分别进入YS40-1、YS18-2市政雨水井,西苑二路有一处小区排水进入YS3市政雨水井,人民北路商铺市政污水管道接入YS36雨水井。
采取措施:封堵所接入的污水管道,并将污水管改接入污水排水系统,所封堵的污水管道应填实处理。
(2)排水管道清淤及修复
排水管道清淤施工流程图:
.png)
(3)排水管网改造及修复
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老城区存在街道狭窄、路面交通量较大、各类管线的交叉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了减少管网改造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依据昌江县城的排水规划,并结合现状地形,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的水质、水量、水文、气象条件、资金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现状管渠,尽可能减少对保梅河、东海河的污染。
1)管道开挖修复工艺
经过对昌江县城35条主次干道的检测排查,其中22条路段88处管段存在不同程度结构性的缺陷,需要通过开挖或非开挖进行修复。
其中38处管段存在3~4级缺陷,已严重影响管道正常排水,渗漏较为严重,采取开挖换管的方式进行修复具体工艺如下:
.png)
2)局部修复工艺流程
对50处管段1~2级缺陷点位采用点状原位固化法(即玻璃纤维软管拉入法内衬修复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对有问题的管道实施堵水、降水,进行管道清淤和高压水清洗。
②对管道进行内窥检测,确定破损位置和需要修复的尺寸。
③裁剪玻璃纤维材料,计算树脂用量并混合、搅拌。
④将混合树脂与裁剪好的玻璃纤维材料进行碾刮、渍润。
⑤把渍润好树脂的玻璃纤维安装在修补器上。
⑥修补器准确导入管道内的破损位置。
⑦连接充气装置对修补器打压充气到额定压力。
⑧在混合树脂的凝胶时间内保持修补器的压力。
⑨修补器放气、撤离,固化后的玻璃衬管紧密粘帖在旧管内壁上。
⑩管道内窥设备对修复面进行检查,修复工作完成。
4、结论及建议
市政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城区改造发展,市政排水管网也在不断改造完善。在管网改造设计中应根据城市排水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在充分调查现状管线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气象条件、资金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合理的改造设计不仅能解决城 市排水问题,而且节省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率。
为了保护昌江县城东海河、保梅河水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用之水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城镇排水[ 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GB 50014-2006(2016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 熊家晴.山区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给水排水,2005(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