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们要多与学生谈谈心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雪丽
[导读] 终于开学了,我带着口罩,兴奋得冲进教室。

汕头市南澳县第二中学  李雪丽

        终于开学了,我带着口罩,兴奋得冲进教室。到了门口,班主任拦住我:“我们班里的某某同学,他妈打电话给我说,近期他压力很大,浑身痒看了很多医生不见好,怀疑是心理问题;还有某某同学,早上一直趴在桌子上,不听课,也不说话;我们的班长,他的妈妈说他总闹着不来上课人……”我心里一惊,初一(1)班30多个学生,怎么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当天晚上,我了解到很多班级也有很多相似的学生。
        原来,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在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所以,疫情之下,学生的情绪,学习,心理都有多多少少的障碍,我们要善于在大班级里识别有问题的学生,多与他们谈谈心。上课时眼神闪烁,不专注,听课不认真;上课时精神疲乏,有可能是长期打游戏所致;多与学生交流,可以了解其他的有问题的学生近况;多与学生的家长交流,近距离了解有问题的学生。
        那么,我们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谈心呢?
        一、让谈心多一些尊重
       老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现在的学生主体意识特别强,他们主张个性与自我的展示.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谈心时切忌主观臆断,一定要先听听学生的心声,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自然也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真正帮助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教师对学生做到理解尊重,同样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就能建立友好互助、互相尊重的关系,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二、让谈心多一些真诚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学生谈心一定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他们也需要发泄和倾诉,所以一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存在。因此,教师和学生谈心一定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也才会真心接受与真心地乐于接受。再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三、让谈心多一些耐心
       那些我们平常认为有缺点的、表现不好的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需要耐心的、重复的教育和沟通,才能够愿意与老师交流,才愿意把自己的真心话向老师诉说。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家庭各异、性格各异、特长爱好各异,如果我们用同样一个模式要求他们、束缚他们,那么将来我们培养出的只能是千人一面的“机器人”。不同个性的人需要不一样的谈心的方法。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所以足够的耐心必不可少。
        四、让谈心多一些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爱迪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孩子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自信。一旦自卑,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通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卑会摧毁一个孩子的成长的信心,它与自尊、自爱、自励、自信进行对立。不利于孩子振作,更是一些孩子的绊脚石。发展下去就会摧毁一个正常的孩子,让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不断的发现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的长处。积极乐观的鼓勵孩子奋发进取,以高昂的斗志和充沛的雨过干劲积极挑战生活,战胜自我,告别自卑,摆脱烦恼.老师们要转换思维,打破常规,帮助孩子扬起前进的风帆,唤起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孩子们能够积极思考,自觉学习。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多方位进行防护,要防患于未然。
        第一,学校和老师要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留意自身的身心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第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第三,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第四,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及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引导教育广大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起居,积极开展亲子游戏。
事实证明,疫情期间,学生心理起起伏伏,多与学生谈谈心,确实起到“治愈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探讨[J].财富时代,2020(05):63-64.
[2]宋乃庆,赵秋红,罗士琰.重大疫情下中学生学习毅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8):32-37+44.
[3]邹友,贺莉萍,蒙艳斌,江艳,刘志娟.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J].文教资料,2020(11):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