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姜雪影
[导读] 在新课改的大力倡导下,高中语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阅读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

安徽阜阳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姜雪影 2363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倡导下,高中语文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阅读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增加高中生的阅读量。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老师应该大力开展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知识结构下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现代高中语文要求:高中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并认知当今社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和书中的作者进行思想上沟通的过程,那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则是文章、师、生三者之间的对话。
        一、增加阅读量的储备,保证学生阅读速度
        有效阅读,其实就是指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阅读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多有价值的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解答相关的题目。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最基本的保证就是阅读速度。如果没有速度的保证,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本阅读上,在单一题目解答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过多,即使题目解答得再准确,也不应该被称为有效阅读。
       首先,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尽量避免采用让学生进行集体的朗读方式,而应让学生采用个人默读的方式,快速地阅读文本.因为朗读需要通过嘴去发音和矫正,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而默读的方式可以不必动嘴,而是经过大脑的快速反应,便能理解文本的含义。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字、词、句的内容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引导学生对经常出现但自己并不十分了解含义的成语、词语等进行日常的积累,久而久之,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再次,教师可每日进行课本与课外相结合的阅读内容。为此,教师可为学生编辑一些课外书丛目录,要求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日常的阅读积累和阅读训练,实现阅读速度的逐渐提升,从而为实现有效阅读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教师也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一些阅读速度和准度的竞赛活动,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培养人才方式新要求的体现。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程度,从而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
        二、强化阅读质量的训练,提升学生阅读技巧
        如果阅读速度是有效阅读的基础保证,那么,阅读质量就是有效阅读的根本保证。因为高中生的阅读是有目的的阅读,一定是伴随着解答问题的目的去开展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之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一篇文本进行整体结构的把握,根据文章的题目大致判别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例如,有的文章是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有的文章是以人物姓名为题,如《藤野先生》;有的文章是以中心思想为题,如《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带着一定的心理准备开展阅读。更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二,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很多试卷或高考当中,文本后面会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作答.学生应该先对这些问题进行通读,在了解了问题内容后,再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或关键段落。学生如果能做到对文本边阅读边分析,就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质量,以保证有效阅读。
       第三,进行课堂精读训练。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单独设置阅读教学的课程模式,拿出一篇陌生的文本,要求学生展开阅读,然后设置开放式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敏感度,以便学生有能力应对各种文本形式。
        三、进行阅读类的划分,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很多时候,高中生的阅读习惯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例如,有的学生对诗歌阅读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散文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对小说具有极强的兴趣。所以,在培养有效阅读教学方面,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把握,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习惯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有区分的阅读训练。因为只有感兴趣,学生才有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技能与技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在阅读教学时进行类别的划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实现阅读积累,培养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拓展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面的扩展;也可以为学生分类设置高中必读书丛目录,如诗歌类、散文类、小说类等;还可以为学生设置课外的阅读任务,如今天要完成短篇小说多少字的阅读内容,或者在规定的时长内完成某一本书的阅读等,并根据约定,请全班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想。除此之外,根据课文内容的相关要求,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文本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有效阅读的强力支撑。阅读行为本身应该是受益终身的一件事情,所以教师将眼光放在学生即将面临的高考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从全面培养和长期发展的角度为学生做长远计划,教会学生懂得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阅读。学生经过一天的知识学习,大脑处于疲惫状态,通过阅读既可以使大脑放松,也可以实现阅读技能的有效训练。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篇阅读文本展开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即是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的过程。
        当然,所有的教学策略,都是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而服务的。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多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来进行有效阅读教学,也可以通过开展情景教学来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
        结语
        总之,有效阅读教学对于高中生来讲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通过积累更多的阅读常识和背诵必要的经典文章来实现技能的提升,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本安.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7(17):42-43.
[2]高建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02):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