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胡少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胡少军
[导读]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市洛龙区教育体育局体卫站  胡少军 4710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对教学细节的应有把握,未能充分考虑教学实际,直接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效果。此外,初中阶段,学生面临来自学习、成长等多个方面的压力,由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化意识,既未能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也未能养成锻炼习惯,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应立足学生健康成长,扎实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初中教学机制的不断创新、优化,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全面素养已经发展成为初中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体育作为培养初中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学科,在追求体育教学最佳“成效”时,应关注教学细节,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聚焦教学考核,为学生成长提供平台。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僵化,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
        近年来,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一直变化不大,尤其未能针对初中学生基础体能状况和教学环境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导致体育教学体系过于僵化。第一,从教学理念、素材与使用方法看,整体过于僵化。教师大多沿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未能根据教学环境的客观变化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调整。第二,从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置看,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应有关注和必要考虑,教学趣味性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认知。同时,目前初中体育教学项目较为单一,普遍为田径或球类教学,缺乏对学生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的有效融合,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不足、趣味性不够,影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
        2.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考核
        体育教学是一项侧重学生身心素质和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教学活动,如何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精准、有效的考核是做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管理缺乏科学、个性化教学管理方案,加上考核方式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了体育考核结果的及时、有效反馈。第一,在初中体育教学制度制定和使用方面,多数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经验来制定相关制度,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教学管理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第二,在初中学生学习状况考核方面存在问题,多数教师将体育教学考核的重点放在了成绩测试上,忽略了初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下锻炼的有效考核,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成效。
        二、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1.善于利用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虽然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不同,但是仍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每个个体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分层教学的原则,将能力或性格作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择适合组内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体育教师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测试分数等,利用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等,均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这些也是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到的内容。
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个人体质和性格特征作为重要依据,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后,为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分层教学策略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绝不能以成绩优劣来区分学生,最好是用隐性法称呼各个小组。
        2.重新认识体育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能单纯地依靠体育教师,学生、学校乃至家长都要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重新认识体育教学,这是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以往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以分数值高的考试科目为主,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却被忽略。学校只有转变这种落后的观念,认识到初中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与发展道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入挖掘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才能全面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首先,体育教师应积极了解新课程改革,弥补自身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体育教师还要做好宣传与教育,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形成全新的认知。另外,体育教师也应注意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这样,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才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跨越。
        3.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沟通和交流
        很多体育动作需要教师为学生亲自示范或演示,但是单纯的讲解或演示存在一定的弊端,致使学生无法掌握体育运动的内在精髓,这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可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分解体育动作,并将其展示给学生。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意暂停或加快、放慢,教师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体育课程之所以与其他科目不同,是因为其互动性较强,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交流还可让教师明确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想法和困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或错误动作。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应有的帮助,协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在师生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不仅和学生的升学考试相联系,同时和学生的健康挂钩,教师应该本着应付升学考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本,展开理论实践相结合、户外拓展活动、竞争体育模式等方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邹崇佩.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11): 34-35.
[2]高从文.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 青春岁月, 2018, 000(004): 144-144.
[3]闫超志.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好家长, 2017, 000(075): 181-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