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探寻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肃肃
[导读] 摘要:本文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气对公路桥梁使用安全造成的影响之后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最终也就能够提升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自身的质量。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本文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气对公路桥梁使用安全造成的影响之后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最终也就能够提升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自身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引言:
        我国的国土面积实际是非常广阔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针对软土地基上的道路桥梁全面地进行施工。目前,大多数的软土地基都是由一些较软的稀土组成的,其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较高的密实度,更不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如果在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水患的现象,自然就会直接对地基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的实际对策。
        1.软土地基含义和形成原因
        软土地基指的就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特殊的土。多数软土的土质非常松软,更可以直接被压缩。但是,如果这样的地基不能够有效地被处理则很容易出现路基不稳和沉陷的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车辆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其实,软土土层内部的结构一直都很差,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又没有较强的承受力,自然会使得施工效果普遍较低。
        2.软土地基的危害
        2.1容易对路面侵蚀
        地基的稳定性对于公路桥梁隧道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稳定性甚至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和人身的安全[1]。因此,如果多数软土地基不够稳定,其路面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侵蚀。在传统进行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水泥和碎石在结合之后使得软土质量不稳定,桥梁和隧道也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2.2容易使得路面产生裂缝
        在公路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直接处理软土地基,最终会让路面在短时间内出现硬化。目前,混凝土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原材料,但是如果使用的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裂缝。很多施工人员因为自身并没有很多的经验,所以没有办法更好地分析与软土地基有关的问题,最终使得其质量不过关。
        2.3容易产生路面沉降
        道路桥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造成路面沉降,这样不仅会直接对软土地基产生影响,更会让整个路面得以下沉[1]。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地质影响和对路面的冲刷会在第一时间使得路面直接下沉。如果没有对隧道内部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实际会诱发新的安全事故。
        3.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3.1准备工作
        在具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原则和适应范围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之后才能够让施工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在实际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例如,先具体调查地基土质和水文地质等具体的情况,之后再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2]。等到真正进行后期施工时候更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来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为的是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公路桥梁隧道内部的软土地基。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预支护法
        所谓的预支护法就是要先在各个隧道内部预先装好钢管,并借助灌浆施工来直接排列好钢管,这样才能够使得多数钢管被排列的更好。也正因为地基能够承受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得周围的土体能够更好地被保护。在针对桥梁隧道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顺时针来排列砂浆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地基的稳定性[2]。在实际封闭混凝土的过程中,更需要选择一些含水量较高的岩土来直接进行加固,这样才能够在保持各个面密封性的基础上来更好地防止裂缝出现坍塌的现象。
        3.2.2垫层法
        较硬的地质构造其实会形成一般的垫层。因此,在实际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确实可以通过增加垫层的强度来直接提升路面的地基和自身的承受能力,这其实也会在潜移默化间减少地基出现的沉降先下个[3]。在选择实际软土地基垫层材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具体分析实际路面的情况,更需要让垫层拥有较强的排水能力,通常可以让垫层的厚度控制在0.8m。厚度在此范围内的垫层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本身,更能够在第一时间增强其排水的能力。因为,如果内部的水分过多,自然就会对地基产生不良的影响。
        3.2.3挤密压实法
        挤密压实法其实也是一种处理常见公路桥梁软土地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结合外来的物质来更好地强化软土地基。正因为多数软土地基的吸水性都很强,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先将石灰填筑在内,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软土地基土质的强度。此外,更可以借助诸多机械方法来不断地压实软土,最终才能够使得软土之间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并让地基变得更加稳定。在真正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确实可以通过运用这样两种方法来使得软土地基变得更加稳定。
        4.实际案例分析
        4.1案例介绍
        某公路桥梁项目全长为850m,线路的起始的桩号为DK1+120-Dk1+840。该桥梁项目的线形表现为直线的状态,纵坡的坡度为0%,在实际进行测试之后,桥梁工程区域的路堤填土高度将会介于4.5-5.5m之间,该工程区域内部的气候特征将会表现为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该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孔隙性潜水将会在地下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施工区域内部地下水位埋设的深度则介于0.8-2.3m之间。
        4.2土质分析
        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软土层厚度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具体可以将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区域分为三个基本的区段。A区段基础桩号为Dk1+120-Dk1+120.与下卧层相比,此区域内部软土和交界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倾斜起伏状态。因此,多数软土层地基之间其实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
        4.3实际施工方法
        在本次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软土地基垫层法进行施工。先用沙石材料将路堤的底部全部铺满,以免能够有效地提升路面地基的承重能力,最终减小沉降的几率[3]。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调整整个路基来防止路面出现沉降和开裂的作用。在本案例中主要铺设在厚度为0.6-1.0m的沙石之间,最终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基的排水能力。图1为本次施工排水砂垫层示意图。从实际施工的过程来看,本次排水砂垫层施工确实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 排水砂垫层示意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隧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甚至会和公路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只有详细勘察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并将更多的加固技术有效地并入其中,自然就能够让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际建设每个桥梁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技术,最终也就能够更好地保证人民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解永峰.探讨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J].建筑知识,2015(12):138
        [2] 梁建勇,宋淑琴.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32) : 2541-2542
        [3] 田青.公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3) : 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