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当前,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城市配电网规划以及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城市配电网规划以及建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规划缺乏前瞻性、电源点配置不科学以及配电网电力负荷估算不科学等问题。
关键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就为电力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供电安全性以及供电质量,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力度,在配网规划工作中积极采用智能化技术,借此来提升自身的电力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1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准则
县域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反映配电网规划每个面的情况。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完整地反映出县域配电网规划的水平,同时也要考虑配电网的发展现状以及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照以下5个准则:(1)准确规范性原则。评价指标计算标准清晰统一,统计口径明确,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满足统一的规范性要求。(2)通用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够从纵向(不同时间段)和横向(不同地区)两个方向比较配电网规划建设情况。(3)实用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尽量简化,计量方法简便。数据易于获取,数据的来源有较高的可靠性。(4)客观完整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真实地反映县域配电网的真实发展水平,并且能够覆盖配电网的方方面面。
2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2.1通信系统规划评价指标:通信系统是实现电网
规划评价工作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最基础的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通讯网络使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操控和信息传递,但是通讯系统具有星形、环形等特有的结构特点,并且电网的通讯网络也具有节点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从保证智能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效果角度出发,要对通讯系统的多方面进行指标评价:一致性,通讯设备统一遵循国际相关标准;安全性,通过加密的技术手段保护通讯讯息的安全;高效性,通过宽带、光纤等高速率通讯方式保证通讯传输速率;可靠性,对通讯设备装有备用设备保证通讯系统始终处于运行状态。
2.2全面分析,完善评价方法
电网规划环评需要做好全面规划分析,前期收集相关资料及信息,加以整理,提取资料中有用信息,对相同指标进行对比,保证资料的可用性。与此同时,按照电网规划布局状况,更加全面地论证电网规划环评工作的合理性。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需要以技术指导为原则,例如,对于电磁环境评价和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比较类似,主要依据模型预测内容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分析,从而确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在此过程中,针对相应模型,所类比对象之间要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且预测对象之间要有一定的匹配性。例如,电网工程项目规模与区域地形特征、地下水特点之间具有类比性,可进行对比,最后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进而计算准确的达标率,将其作为最终评价结论。此外,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对生态敏感区进行确定,解决生态敏感区环评执行困难的问题。
2.3构建可行性协调分析指标体系
针对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协调性进行分析时,应保证其满足管理需求,同时依据可操作性评价指标构建起针对性的评价内容。电网企业及环评人员应充分结合电网规划环评有效案例,在环评过程中实施三级指标测评:第一级测评应全面考虑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以及综合性指标,使两者趋于协调;第二级评测在第一级基础上对评价内容做进一步细分,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三级指标评测。在第三级评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综合考察,内容包括城乡部件、城镇体系等各类内容,依托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对相关区域规划做好电力负荷预测工作。同时,对考察区域的人均用电情况、电力弹性系数等指标进行评测;从初级层面详细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关键发展因素,并通过需求预测,以各不同等级变电站供电区域为评测半径,详细分析变电站布局以及经济规划情况,确保两者呈现相符、共同发展的特点;在保证电网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电网规划要满足日常居民生活、生产需求,并强调环保工作。其次,严格依据科学、节约用地原则,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现状,综合运用土地资源、线路走廊以及功能分区等指标,从而为变电站提供最佳布置形式。电网也要与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做好融合和整合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避免电网设施建设与其他市政设施产生冲突矛盾。
3基于指标体系框架下的评价方法
3.1采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量化”综合评价根据电网规划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框架,采用3层递阶;准则层为Z i、策略层为Z ij、指标层为Z ijk。其中各层权重系数为:
.png)
式中:Z i为准则层第i项所占的权重比例;n为准则层项数;Z ij为在准则层下策略层第j项所占的权重比例;m为准则层Z i下策略层项数;Z ijk为在策略层Z ij下指标层第k项所占的权重比例;p为策略层Z ij下指标层项数;W i为准则层的各项权重;W ij为在准则层Z i下策略层的各项权重;W ijk为在策略层Z ij下指标层的各项权重。各权重系数在建立模型框架库时,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的专家群体给出,取其平均值。在电网规划方案给出后,将各个方案用上述方法代入求总分数值。取得分最高的2~3种方案作为备选。
3.2智能终端系统规划评价指标
智能终端系统根据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评价,智能终端系统规划评价指标设置原则如下:一致性。智能电网的终端接口要求标准化、系列化,所有的通讯接口、数据接口等设备要求一致,方便系统协调工作;智能性。安装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设备;经济性。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设备利用率。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功能,减少一次设备的改造要求,节约智能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
3.3配网规划改造
在进行规划时应当兼顾短、中、长期,分别制定具有可行价值的规划方案,既要在短期内看到实效,也要为长期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规划改造时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兼顾经济效益与供电可靠性,统一标准,科学设计,重视施工管理,通过降低高负荷线路压力、整改配变负荷压力过大的线路等方式促进配网结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对区域配网进行改造时引导采取环网、分段改造的方式,对配网主干线与分支线进行合理改造,推动配网环网化发展的同时增加主干线路开关。另外还需要做好绝缘改造工作,重点针对绝缘水平低的线路进行整改,充分应用新兴科技材料,做好避雷器安装工作,落实接地引线保护,进一步保障线路安全。单杆台也应当被改造为双杆台,设置相应的联络开关刀闸,并对配变进行新增和改造,提升整体容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低压配网改造时还应当做好低压开关柜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电力企业在规划建设城市配电网时必须要综合考量,分析以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博,高志远.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和展望[J].中国电力,2017,50(12):136-140.
[2]刘亚红,高云霞.关于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01):153.
[3]刘兴元.分析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时代农机,2018,45(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