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复习效率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梁正达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地理课堂复习的方法,以求可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复习效率,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梁正达 629200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地理课堂复习的方法,以求可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复习效率,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复习
        引言:高中地理科目对于综合性、立体化的要求逐渐升高,对学生的知识归类、比较和分析整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中地理复习的学习阶段,始终离不开对上述能力的培养。只有将课堂学习和有效的复习方法结合起来,地理学习成绩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开展复习教学,利用复习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可以在复习中找出知识薄弱环节,并通过学习,加深印象,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一、高中地理复习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最大的问题是课程的应试性太强,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最终的高考成绩,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有着做不完的习题,在课堂上教师也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复习,复习之后便是对习题的讲解,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发挥,导致地理课堂失去了本该有的趣味性,学生在地理课程中,课程负担太重,无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复习阶段,复习课确实应当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一个好的成绩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但是教师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学业负担,当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过程当中时,学生感受到的只能是压力。而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积极引导学生去复习之前学到的地理知识。
        二、高中地理复习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措施
         (一)明确课程标准,明确复习任务
        人教版高中地理共有九本书,采取的是“3+6"模式,有3本必修,期6本是选修.所以我们在复习高中地理时,首先要理清思路,把复习内容重点放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这三大块,精准施策,决战高考。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内容,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了解教学目标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方式来进行备课。
        虽说是复习阶段,但是在一轮复习时,由于经过了比较长的时间,很多高一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因此,在一轮复习阶段时,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之后,来带领着学生一同复习之前讲过的知识点,争取把基础知识复习到位,思维方法训练到位,综合能力培养到位。
        比如,在复习城市与城市化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的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教师在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进行充分的备课,在课程的开始环节,首先让学生来回顾之前学习到的本节课的内容,看学生是否还有印象,之后再引导学生不断地回忆之前学习到的这些内容。教师只有在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才能够保证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同时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
       (二)创设相关的情境,构建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情境教学在如今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知识本身如果不创设相关的情境,学生会感觉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课堂复习课的兴趣,学生无法主动的参与到地理复习中。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复习阶段,教师要根据相关的复习内容,在课程的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回忆之前学习到的内容,在情境中进一步的巩固之前学习到的内容。
       在高中地理的一轮复习课堂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的探索和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整理头脑中的地理知识,使学生的大脑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的清晰,更加的模块化。
        比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来直观的感受到传统的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不同。通过多媒体的图片或视频的展现,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之后在传统的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这样的情境中,根据他们之间的不同构建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复习中熟练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思考
        在如今的高考中,对于地理知识的考察,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实际应用的考核,仅仅凭借背诵是无法取得好的成绩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通过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地理的学习与思维的发展是联系紧密的。教师不能够让学生养成对于地理知识死记硬背的习惯,背诵对于如今的高考起不到大的作用。在考试中,学生只有深入的理解了地理知识,才能够将其活用在地理试卷中。
        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在传统的地理复习中,学生只要掌握了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布局,在考试中就能够填答案,但是在如今的地理试卷中,问题的设置是灵活的,重点考察的是学生。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复习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广而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的掌握,让学生能将地理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在合理的教学引导中提高高中地理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乌云嘎. 纲要信号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李朝阳.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复习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51.
[3]郑霞霞.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微专题复习研究[N]. 发展导报,2018-05-22(020).
[4]李宗录.核心素养指向的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设计[J].地理教学,2018(10):4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