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娜 陈涛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课程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重视新教学方式的应用,如问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人地关系方面树一立正确价值观,以引起学生对生态等问题的重视。

广西平果第三高级中学  李娜 陈涛   53149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课程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重视新教学方式的应用,如问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人地关系方面树一立正确价值观,以引起学生对生态等问题的重视。这一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知识的应用和个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地理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的使用,同时,这些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地理学科是一门以人地关系为主的学科,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到了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理学习需要综合发散的思维。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把地理局限丁文科范畴,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忽视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在面对新问题时茫然无措。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以二维教育为主
        为了新课程创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已经从二维教育转化为三维教育。因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制度观念的影响,许多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仍以一味地灌输知识为主,忽视应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重视学生课堂的情感认知和学习知识价值。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素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很好的展开。
        2、教学方式单一、滞后
        目前,很多地区的学校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显得那么的单一、滞后。在地理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采取得是一种的“填鸭式”的教学法,一味不停地灌输地理知识,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不是引导、启发式的学习,不重视以学生的主体,不关注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记忆教学,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不佳。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表现也一直高高在上,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完全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表现性,对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知识不主动、不自觉,对思考问题不能独立的解答,也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情境式教学模式
        中学地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事物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教学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上用情境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在发现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并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提升问题意识,从而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样,学生不仅把握了新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把握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比如,以“热力环流”这一节内容为例,热力环流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在讲授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烟雾飘动实验”,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塑料薄膜、热水一盆、冰块一盆、香、火柴等。实验开始时,教师组织各组将热水和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底部两侧,之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顶部,将装冰块的塑料薄膜上方开一个小洞,把香点燃后,放置其中(注意实验安全),静候一分钟,各组分享看到的实验结果,即烟雾如何在玻璃缸内飘动。通过对观察现象的思考、分析,学生高效地理解了课堂知识。
又如,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辅助工具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一边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昼夜更替现象,将抽象的地球自转形象化,使学生易丁理解。
        再如,讲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当地的上著居民、联合国成员、政府议员等角色,教师饰演法官。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又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课的开展。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情况,实际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以此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等高线”知识点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当地的地质博物馆,根据馆内的模型来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以此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文地理中各种农作物的分布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农村,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农作物,让学生与农民进行交流,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相关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生产的环境以及生产的具体过程,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师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小记忆阻力,提高记忆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会学、乐学、善学。而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情景,可以营造浓厚的地理氛围,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相比的。
        例如:在学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插播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把学生“引入”宇宙中,让其“置身”在宇宙中到处观察,发挥无尽想象,从中认识宇宙的浩瀚,认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如此,既巩固了本节内容,也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无意中带进了课本。而且,这一节也是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开始,学生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感受到了学习地理是如此有趣,从而为以后学习地理打下感情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时刻留意激发、培养、保护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学生用积极、热情、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使学生很期待学习地理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地理这门课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明.探索高中地理之高效课堂[J].散文百家(下),2018,(12):280.
[2]凌国辉.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数码设计(上),2018,(1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