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有效展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郑成成
[导读] 所谓思维导图,指的就是把思维通过建立图像这种方式展现出来,主要是把思维进行形象化,帮助学生表达自身具有的发散思维。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马鹿镇初级中学 郑成成 628017

摘要:所谓思维导图,指的就是把思维通过建立图像这种方式展现出来,主要是把思维进行形象化,帮助学生表达自身具有的发散思维。同时,思维导图还是极具逻辑化的一种思维模式,对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比较有利。而在初中阶段的群文阅读当中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可以帮助初中生展开有效阅读,促使其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效果不断提升。本文旨在对初中阶段群文阅读当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前言: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让初中生对更多知识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同时还能拓展初中生的知识面,这是初中生学习以及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所以,语文教师需对阅读教学加以重视。如今,群文阅读属于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可以围绕某个议题对很多文章展开探究性的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群文阅读当中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的价值
        在群文阅读当中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让初中生画图来培养其发散思维。初中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期间,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把文章脉络理清楚,对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了解文章蕴含的感情基调,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一)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
        阅读重点并不只是体现在“读”之上,同时也体现在“悟”。因此,阅读期间,具备清晰思路非常重要。假设初中生具备清晰阅读思路,可以在大脑当中绘制清晰导图,这样便于初中生对文章主体脉络进行把握[1]。
       (二)提升初中生阅读效率
        其实,思维导图可以借助图形对人脑具有的发散思维进行形象表达。当前,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需培养初中生结构化的思维,这样初中生可以快速的把文章重点内容找出来,对文章内容进行独立分析,有效提升其阅读效率。思维地图不是简单的摘抄文章,绘制导图期间,初中生需要在文章上多下功夫。这样一来,初中生需要对文章进行阅读,快速找出文眼与主旨,这样才可准确绘制导图。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效率。
        二、群文阅读当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通过思维导图来组织群文阅读
        怎样把多篇文章合到一起,按照什么加以划分,这是群文阅读的关键。在群文阅读方面教学当中,议题属于关键内容,群文阅读方面教学是把议题当作依据展开的。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必须确定一级与二级标题,一般把群文具有的主题线索当作一级标题,把课题与需要进行同步阅读的一些文章当作二级标题,在对大标题加以确定以后,初中生可以发挥自身具有的发散思维,对各个分支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可以简洁并且完整的呈现出教材内容。


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当中包含的“物”就是莲花,之后找出文章当中描写莲花,对莲花特征加以归纳的语句,在此之后可以提炼作者想要言的志,即官场黑暗,若想在官场当中保持自身高洁品质,好比莲花长在淤泥之中不被染指一样,不同流合污。在《紫藤萝瀑布》当中,初中生通过寻找“物”的特咋恒,可以发现藤萝是从衰败一直到重现,可以焕发出生机,生长的非常旺盛,而作者是被这种景象打动了,并且获得相应感悟.所以,初中生可以快速找到对言志的主旨句。如此一来,可以将此议题的文章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组织,进行形成有机整体[2-3]。
        (二)通过思维导图展开对比阅读
        初中生阅读以后,能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让初中生对这个主题有关的文章进行多元化认识,同时对有关方法进行总结,进而体现出“1+X”这种教学模式,这是群文阅读具有的一个好处。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的下册教材当中,第五单元就是通过托物言志这种手法进行写作的。此单元提示当中明确表示:初中生可运用对比方法技能型能够阅读,对作品之间具有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分析,以此来拓展初中生的视野,并且加深其理解。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引导初中生对思维导图加以绘制,以此来对每篇文章当中的景、景物特点、心情以及感悟进行把握,进而让初中生对托物言志这种手法进行直观理解。例如,把《一颗小桃树》与《紫藤萝瀑布》放到一起,借助对比,初中生可以发现两篇文章是作者被景物具有的顽强生命打动,进而受到一定启发并且获得感悟的。借助思维导图能够进行直观对比,初中生可以对托物言志这种写法进行掌握。在课后,教师可让初中生按照此种方法对《好一朵木槿花》、《燕园树寻》以及《丁香花》这些写景状物类的三维进行阅读,并且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初中生对“物”和“志”间的关系进行形象展示以及有效把握。借助思维导图,初中生可以不断拓展积累。比如莲花主要象征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美化具有傲雪凌霜的品质,而向日葵表示乐观开朗。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展开对比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效果。
        (三)通过思维导图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
        在以往教学当中,教师负责讲课,而初中生负责听课,课堂之上,教师处在主体地位,师生或者生生间的互动多是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在此期间,初中生只能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然而,在群文阅读方面教学当中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可以突出初中生具有的主体地位,促使初中生展开自主学习,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比如,进行《紫藤萝瀑布》教学期间,初中生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之时,可配上一些图,把如瀑布一般的紫藤萝花画出来。进行拓展积累之时,初中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并且在导图当中添加自身的阅读感悟。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积极性。
        结论:综上可知,在初中阶段的群文阅读当中对思维导图加以运用,可以帮助初中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同时可以提升初中生阅读效率。为此,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通过思维导图来组织群文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展开对比阅读,同时通过思维导图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青天.群文阅读:从单一到多元——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26):60-61.
[2]范文霞.灵性与理性的通融——基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98.
[3]张晓.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教书育人,2018(2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