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的对策研究 彭文超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彭文超 李馨娜 丁胜军
[导读] 摘要:我国的电力系统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台区线损情况。
        国网长丰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长丰县  231100
        摘要:我国的电力系统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台区线损情况。电力工作人员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以及更高的职业修养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从而降低台区线损,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大力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降低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台区线损;对策
        1、引言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线损管理推行的是《线损四分管理标准》,即采取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4 个模块对所辖电网线损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低压客户全面实行“分台区”管理,使这里客户群体成为线损“四分”管理的根基,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关键。通过台区线损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低配电网线损构成和台区内用户电量的突变情况,为台区管理者规范低压客户管理、有针对性地控制窃电现象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业扩及配网改造提供计算资料。可以说一个地区台区管理的效果和信息化程度是直接反映该地区营销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2、电力系统产生线损的原因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对地理环境、电力工程质量的综合衡量。如图1所示,整个电网电力系统包括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用户。在电力系统中,发电站是电力能源的制造者,变电站对电压的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最容易造成台区线损的位置在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用户。
       
        图1电力系统组成
        3、电力系统线损的因素分析
        3.1、技术线损
        其是变送电和用电过程中产生的必要损耗,其根本原因是电场、磁场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导线电阻造成的热量损失。所以如果网架结构不合理(如:电源点设置不合理,长距离供电,电缆线径过细)、变送电设备老化或配置不合理(如:变压器老化,变压器容量负荷不匹配,线路老化锈蚀,绝缘下降引起的漏电)、用电质量差(无功过补欠补引起无功电流过大,三相负荷严重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也会造成技术线损超出合理范围。
        3.2、管理线损、
        其主要成因是管理错漏和非法用电。具体表现为:
        抄表不同期,错抄、漏抄、估抄造成线损数据失实;计量器具失准、超限计量或错接线;用户档案缺失、错误造成的统计错误;转供、割接等业务变动未能及时反映造成统计错误;用户非法用电、窃电。
        据分析 90% 的不合理线损在配电网产生,而管理线损中的偷漏电是主要原因,找到了线损产生的症结所在就可以对症下药。让机器替代人工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人为的疏漏,即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对计量情况进行实时看管对人工统计的数据进行二次校对及时发现错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所有管理引起的线损以及发现部分技术线损异常情况。
        4、降低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的举措
        4.1、排查流程
        (1)第一步:一级分支线损比对工作
        涉及排查范围:台区考核表、互感器、一级分支的各个支路。
        操作步骤:将一级分支的每个支路都装接线路分析仪;通过主站对线路分析仪进行校时,要求与台区考核总表时间同步;等待监测仪计量 24 h 后,通过主站分别读取台区总表电量和线路分析仪电量,并自动算出线损率。现场人员根据统计出线损率的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排查工作。
        (2)第二步:二级分支线损比对工作
        涉及排查范围:二级分支以下的用电设备:分支箱、电能表箱等。
        操作步骤:现场人员在安装移动监测仪前应测量划分好二级分支、表箱等各个点的分支隶属关系。在二级分支或表箱处安装移动监测仪,计量表箱处用电量。根据拓扑关系,应用移动监测仪对每个小台区进行线损比对,核查异常点。线损率=(监测仪1电量-(监测仪4电量+监测仪5 电量))/监测仪 1 电量。
        (3)第三步:移动电能表到用户电能表线损比对
        涉及排查范围:表箱范围内用户电能表或从表箱接出的用户电能表。
        操作步骤: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招测移动电能表日冻结电量;应用移动监测仪计量该移动电能表范围内所有用户电能表日冻结电量;进行线损比对。
        (4)第四步:对问题点进行监测确认
        当查出异常问题点后应进行如下处理:针对问题点再进行完整的日用电量进行监测,确认线损异常问题并彻底解决。对问题点原因保留数据取证,便于稽查、用电检查等部门做后续的处理。现场记录好台区拓扑图关系,交给内勤做好记录备案。
        4.2、强化相关区域的电网调配和管理
        运行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促进低压配电台区电网调配管理的关键举措。在运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将电压和电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参考具体区域的用电总量来制定合适的运行方案。而在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将线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严格约束和规范用电企业的供电行为,避免在供电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对电网进行定期的巡检,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对用电异常的用户进行定期电量计量,仔细检查电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保障配电网运行的效率。
        4.3、建立构建线损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现如今很多电力企业的员工并不重视线损的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上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因此,企业可以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线损的考核结合,促进企业员工对线损工作重视起来。要注意的是,线损问题解决的基础就是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该专门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异常的问题以及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金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建立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超额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是非物质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对工作不认真、工作效率低的员工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将线损考核和绩效考核充分结合,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线损问题的有效解决。
        4.4、选择合理的电压
        在 35—kV 及以上供电系统中,如果运行电压提高1%,线损会降低 1.2%。因此,在电网运行中,选择合适的电压,提高发电机端口的电压,在变压器接口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合理把控电压等级,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做好电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在我国 10—k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电压会随着用电量的变化而产生50%~80% 的损耗。因此,在低压电网运行中,需要结合用户对电压的需求、当地的用户数量,适当降低电网运行的空载损耗。在电网系统中,要因地制宜,运用有载式调压设备对区域电压实施不同阶段的调压工作,保障输电电压平衡,降低台区线损。
        4.5、电力无功补偿
        电力无功补偿是在电力恒定的基础上对配电网实施有效的无功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为目的。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分为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分散补偿是当下使用率最高的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对用户的低压设备以及用户变压器安装补充电容,以提高电力功率因数。集中补偿是指在配电网基站安装专用无功补偿设备,并且根据配电中电力负荷的最高值进行无功率平衡计算,以此确定配置容量。在集中补偿技术中,除了安装专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以外,还需要安装电容设备,通过电容设备的运转确定负荷功率因数。
        5、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线损问题是造成电力资源浪费的主要因素。做好台区线损管理、降低电力输送成本、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当下电力系统的使命。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展,相关人员需学会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直观分析出影响台区线损的因素,将线损因素进行系统的排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控制台区线损方案,为线台区损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战.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01):181.
        [2]蔡晓燕.基于智能用电大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81.
        [3]郭琦.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J].科技尚品,2015(09):30+32.
        [4]李宝辉.降低电力系统台区线损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1):54-55.
        [5]孙晖.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科技传播,2012,4(15):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