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韦永亮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韦永亮
[导读] 现如今,农村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落后等,这些都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很大影响。

贵州省榕江县水尾乡中心校   韦永亮   557207

摘要:现如今,农村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落后等,这些都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数学教师应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更扎实、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教师在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包括教师帮助学生更快速更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提升应试能力,也包括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从目前情况来说,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以灌输式为主,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被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机械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原理、构成进行理解,对于课程中的重难点也没有特定的强化方式,学生在重难点上的学习存在欠缺。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生在学习上往往会缺乏主动性,面对难度较大的数学课程更是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取理想的成绩,一般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在此过程中不能体会到学习真正的魅力,诸多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最终数学成果不尽如人意。
        3、教学忽略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与课下实践,加深对特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结合其体的事例,解释新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在接触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然而,有些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数学中一味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与实际生活的对接,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在尊重传统教学理念、课程规则、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创新,将动态和创新元素融人课堂,供学生使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有趣和舒适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愿意学习。教师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爱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在开发课堂作业时增加针对小学生的有吸引力的游戏和家庭作业。



        2、教学融入趣味游戏
        小学生往往喜欢游戏,教师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游戏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摆脱传统教育中枯燥式的填鸭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更强,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解简便计算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比一比的游戏化教学方法,首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在每个树枝上挂满了梨,在每一个梨子上贴上小纸条,纸条上面写满计算题。学生只有正确地解答出答案,才能够拿走对应的梨,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对的问题更多,谁得到的梨就更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教学理论联合实际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又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随处可见,并且可以引导你的生活。不要害」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小数点”的知识后,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超市查找各种产品的价格标签。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板上标记出所购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利用所学知识计算成本,并创建成本列表,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小数点这一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解,从而明自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又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物品,如三角板、三脚架、风筝、小山、煤堆等,并且通过这此明自三角形其有稳定性的特征。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找到数学教材中最常见的图形,从而明自他们在数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物品,帮助学生完成数学训练,降低了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探索,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逐渐发现数学美的眼睛。
        4、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通过任务和活动进行学习。小学生活精彩纷呈,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通过执行多项任务并结合数学练习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并享受学习过程。
        例如,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可通过准备“块”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形状,学生通过使用“块”更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图形的形状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拼接三角形,得出内角和是180度,并将三角形按照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分别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这个简单有趣的作业中,学生有效地掌握和整合数学技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创建有趣和动态的数学课程,来提高数学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一时还很难接受比较复杂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兴趣着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整体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淑珍.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外交流,2017,(50):93.
[2]闫振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