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廖昌华
[导读] 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必须强化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

福建省南平市太平中心小学  廖昌华   353015

摘要: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必须强化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处于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随着文章的描绘逐步加强自己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为后期的语言表达以及写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特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述,以期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悟;策略
        引言:结合现阶段新课改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的文学素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引导阶段,阅读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指导阶段,对阅读内容的讲解不会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是在与学生共同探索实践、分析论述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感悟与理解中,完成对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内化学习。
        一、培养小学生品读感悟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能力是教学重点。培养小学生品读感悟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提升学习水平。小学语文课文具有文质兼美、耐人寻味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朗读和背诵,而是要慢慢品味,这样才能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品读感悟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使学生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其次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虽然教育制度改革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方式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维会慢慢地打开,思考问题更加全面,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去分析。因此,培养小学生品读感悟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中对课文有正确认识,才能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二、培养小学生品读感悟能力的途径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几乎整节课都在进行理论灌输,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逐渐对语文阅读丧失兴趣。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拓展,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例如,某位学生在阅读时积极性较低,根本无法投入,教师和他交流后发现他原来喜欢故事。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保证阅读内容的层次性。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班上学生阅读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很多时候并不是阅读内容不吸引人,而是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教师要贴合学生需求做出改变。教师的语言风格要诙谐幽默,尽量避免理论灌输。在语言的感染下,学生会感觉到阅读非常有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



        (二) 斟酌品读,品味文本纯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本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好的语言形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和语言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只有品味文本的语言,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语言品味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需要一字一词斟酌,这样才能加深理解程度,感受到作者的用词之精妙,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低,理解文本语言有一定障碍,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慢慢让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语感。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只有短短几十分钟,教师要合理地安排,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朗读时间,让学生谈谈对文本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听,了解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这样便于更好地引导。品味文本中的语言绝对不能过于着急,教师要告诉学生静下心去感受,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之后要自己去练习,原先不懂的地方就会豁然开朗,思路也会变得很清晰。优美的语言就像是一杯酒,需要细细品味,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美好。
        (三)想象品读,探讨文本深邃的意境
        不难发现,优秀的文本都讲究留白。文章中经常会留出一部分空白,阅读时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这些空白的部分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文章充满神秘的吸引力,在阅读过程中引人思考。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他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在情感表达上都是欲言又止,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都会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发挥想象力,对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这样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对于文本的意境,对于教师的直接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最好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
       (四)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文学知识积累的机会
        阅读学习通过对一些阅读资料的探究分析,能够突破语文课程教学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的深度拓展研究。所以教师在教学引导阶段,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外读物推进,让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知识学习面,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逐步提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引导阶段,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以及技巧,通过对一些课外读物的针对性讲解,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品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陈婕.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积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读书文摘,2017(6).
[2]杨俏.在阅读中体会,在感受中积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