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 安丽丹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安丽丹
[导读] 摘要: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身份证号码:22038119900514xxxx
        摘要: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应加强环境评价单位和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监测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本底值的监测,为拟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提供准确数据,确保对拟建项目在环保审批上的严格把关。完善环境评价报告书评审责任规范制度。在环境评价报告书和环境评价大纲审查时,要求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参加,评审监测内容。建立并落实环境评价时间、难度和经费的制约机制。项目环境评价等级应与评价时间、工作量及经费相关,评价时间进度应作为一个评审条件,杜绝速战速决、急功近利的不良行为。根据环境监测方案计划时间和预算相应的经费,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评价;对策建议
        本文探讨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提出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问题、认识程度问题和技术手段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中的建议,规范化管理措施、认识程度和技术手段问题。
        1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职能
        环境监测数据的取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监测技术手段对环境的某一含量的测定,这些被测定的物质是那些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标准的行为,对这些物质进行监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这些依据就是测得的数据。环境监测工作实质是为环境执法服务,利用监测仪器将测得的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要将测得的数据利用统计学理论进行计算,计算中要考虑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其二是环境监测要为社会服务,这样就可以利用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为人类的生活服务,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这显然也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之一,因为环境监测的各类监测数据都可以充分反映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状况,这些测得相关环境容量、背景浓度的数据,都可以为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使它们形成科学的环境评价基础,为环境质量的管理和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都是中国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是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而设立的两项制度,两者具有互为支撑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当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进行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承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由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是否具有环境容量,是否可以建设。
        2.2 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
        对环境评价体系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间和空间变更,这些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2.3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
        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

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原有水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这些均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
        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3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建议也是针对具体问题来强化对环境监督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3.1 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问题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
        3.2 环境监测的认识程度问题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环境评价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监测工作进行压缩或省略,为了赶进度,监测单位对于某些监测项目的分析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固体废物或土壤的监测分析本应在磨碎后自然状况下进行风干,但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等手段。
        3.3 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问题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
        4 提高环境监测中的建议
        提高环境监测中的建议是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和设备,因此建议对环境监测的要求是动态的,不应该一成不变。
        4.1 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措施
        结合当前环境监测中的问题,建议加强环境监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符合当前科技水平能够达到的范围,进一步完善监测制度的实施,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监测的干扰,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使监测数据准确的反映环境实际状况。
        4.2 提高环境监测的认识程度
        对于环境监测中的一些测试要求,有时可能需要改变条件,如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等手段,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建议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认识程度,使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提前介入,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时间充足,同时还提高环境监测的经费比例,确保环境监测完整、有效。
        4.3 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作用,使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价钱。建议进一步研究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制定出可行、有效的方案,使生态环境监测不流于形式。
        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之一,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负责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就必须依靠环境监测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綦丽莉.浅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7).
        [2]黄山茂.浅谈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J].江西化工,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