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覃练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覃练红
[导读] [案例背景]进入高考古诗词一轮复习阶段,古诗词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覃练红

        [案例背景]进入高考古诗词一轮复习阶段,古诗词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在之前的学习与考试中,学生对古诗词复习已有涉及,但从历次考试的效果来看,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掌握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读不懂诗词,更谈不上鉴赏诗词的美;辨析不了诗词的表达技巧,混淆诗词鉴赏技巧的相关术语,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成了答卷的常态;更有甚者,9分的诗歌鉴赏题,只做选择题,客观题一片空白.面对这些情况,笔者陷入了思考: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进行诗词教学,但12年之后离开了教师和古诗词注释,我们的学生为何就读不懂诗词?学生背了几十篇上百篇的古诗词,但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成语文素养,从而迁移运用于高考试题呢?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
         1.教材中所选择的诗词与高考所选用的诗词有一定的差距。课本中的诗词教学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文学文化底蕴,所以选择的作品基本都是名家名篇,尽管篇幅长短不一,但主题基本是正能量。即使学生思维定式,也能对诗词主题猜个八九不离十;再加上课文下面有详细的注释,读懂诗词已然不是难事;
      2.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少老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教就懂,老师不点就不懂;而年轻老师上古诗词则太多依赖多媒体教学,配乐朗读,知人论世,名家解析一一搬上了屏幕,在图文并茂中学生享受了视觉盛宴,但依然只是被动接受,与老教师的课一样,殊途同归。没有内化,何来迁移?
         [案例描述]
        柳堤
        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金銮(1494-1587),明代散曲家,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正德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
        试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密树”“啼莺”点出堤上之“柳”,颔联“十里”承接“春江”,写江堤之绵长,“千条”承接“密树”,状堤柳之茂密。
        B.颔联写柳堤晴日的静态景象,颈联写柳堤晴天的动态景象,诗歌以动写静,突出景物的静态美,表现柳堤上春意之阑珊。
        C.诗人以“啼莺”“飞燕”“落花”和“暖风”等意象,分别从听觉、视觉、触觉等角度,生动形象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D.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借描写柳堤春日美景,抒发感情,表达主旨。乐景哀情,语淡情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学生答题情况:极少学生能答对B选项
        错因:不理解“阑珊”的意思,误以为“阑珊”是生机盎然的意思。
        试题2:诗题为“柳堤”,试分析诗人是如何借“柳”这一意象来抒发感情表达主旨的。


(6分)
        学生答题示例:①千百条柳枝锁住了老军营,表达了守边将士被围困、有家而不能回的愁苦;  ②落花被春风吹落,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痛苦;③柳条被人们折断但年年都再生长,赞美了柳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参考答案:①首联、颔联和颈联写出了柳的茂密和柳絮的轻盈,表达诗人对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用生机勃勃的柳反衬诗人侨居他乡的孤独悲伤;  ②诗人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借助折柳赠别的习俗,表达诗人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亲人的离别相思之情;  ③尾联运用拟人手法,柳为了慰劳离别相思之人,才一年年长得这么茂盛,赋予柳人的思想情感,生动形象地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卒章显志,升华主旨;
         错因:读不懂诗词,不了解特殊意象的文化内涵,不了解典故;忽略注释,没能形成知识迁移。
         教学反思:
        古诗鉴赏得分率低的原因,是学生读不懂原诗。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加上学生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为此,我从如何读懂诗词入手,再一次手把手教他们鉴赏诗词。首先,教学生懂点诗歌基本常识。明白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的区别后,重点了解诗词的章法和基本特点。我以杜甫的《登高》为例,一一分析起承转合的含义及作用,明确告诉学生借助起承转合来快速读懂诗歌;而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景情结合,还是以《登高》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何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紧接着以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正衬、反衬以及以景结情的含义,让学生学会通过景情关系来读懂诗词。
        其次,教学生读懂诗家语,进而领悟诗歌情感。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树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词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趁着刚刚结束文言文复习结束不久,学生对各种倒装和词类活用现象还比较熟悉,我花了一节课进行了这方面的知识补充,希望他们能有所收获。其次,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读标题,知作者,看注释,析意象,明典故,抓关键词句,让学生通过这些方法技巧,快速读懂诗词,同时辅以典型诗词加以鉴赏巩固,学生很快就能走上快车道;最后,引导学生从题材入手读懂诗歌。除了介绍传统的山水田园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和爱情闺怨诗外,还重点介绍近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新增的酬赠诗(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节令诗(叙写岁时习俗的诗篇)和题画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和即景即事抒情诗。而这几类诗又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信息。因此,涉及情感的时候还要考虑诗歌的功用。
        而学生之所以读不懂诗歌,除了文言障碍之外,恐怕更多的是缺少文学文化的涵养。就前文的《柳堤》来说,答案B“阑珊”二字,是“将尽”“将衰”的意思。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之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名句而常常被人借用;按理说学生应该不陌生,但学生偏偏不懂,问之则曰没读过这些诗词,瞬间令人无语!他们学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学生对“折柳”并不陌生,但他们只死记硬背“折柳”是折柳曲,表达的是思乡思亲,“折柳”的典故,语焉不详。待到我补充了“折柳”这一文化意象,告诉学生“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学生明白了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再结合注释,答案就不会离题万里了。
        近段时间,我浏览了饶水知音的语文博客,发现这位博主在诗词积累上有一套非常棒的方法,他专门开辟有一个专栏“古典诗词鉴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作,从原诗、译文、注释、创作背景、作品赏析五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系统地赏析,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知人论世、意象拓展、文化内涵无所不包,学生长期积累浸染,应该可以积淀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读懂诗词就会迎刃而解,再加上规范答题,诗词鉴赏拿高分应该不在话下。如果我回到高一教学,我不仅教好教材里的诗作,更要拓展学生的诗词视野,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在诗词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