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许静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学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环节,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一来学生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阶段也能获得良好的保障条件。

广西靖西市南坡乡中心小学   许静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学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环节,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一来学生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阶段也能获得良好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指导
        引言: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教师在现代社会背景之下,要让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学习是课程教学的构成部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小学生因数学的影响,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起来,学生在实践探究阶段,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能够将自己面临的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有效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态度。
        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学习期间,拥有良好的质疑能力,是在问题情境或教师的提问的过程中,转化学习思维,提升课堂参与性的必要措施。教师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结合问题情境,并注重问题内容的衔接性,将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探究分析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1]。
         例如:《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课程讲解期间,教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可以集中在小数末尾添加0或去掉0的知识点之中。如5.0600=5.06,按照小数的性质就可以进行简化.有些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现实所看到的计数方法,询问加0和不加0的具体区别。教师可以告知学生超市价格统计精确到分,所以在元的单位后面会设置角、分两位,主要目的是看起来整齐划一,提升计数的规范性。
        二、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小学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习惯,要认识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以及良好教学环境建立的重要影响作用。让学生足够认可,并积极参与各个阶段的互动交流,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不同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或思想意识,对数学老师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喜欢教师就会深入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个人能力发展的机会。小学生更加喜欢富有亲和力以及爱心、耐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改往日的严肃态度,认真的带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内容,并帮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此时教师就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情况,用学生更加喜欢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展现数学课程的严谨性,提升自己的威信力,也要给学生带来示范作用,优化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将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起来。



        三、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灵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阶段,为发展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将课程教学重点划分出来,不是简单的进行基础知识的传递,也需要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开展分析讨论,以个性发展为目标,获得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机会。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获得创新探究的机会[2]。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堂上要准备好教具,让学生思索长方形、长方体以及正方形、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性,当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此时教师在讲解体积计算的过程中,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具展现长、宽、高以及边长之间的差异性,并对比生活中高楼大厦、四方小板凳的体积计算,在数学问题解析期间,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之下,也能获得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掌握基础概念并有效应用起来。
        四、以实践为基础掌握学习技巧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本身就是要基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在讲解课程知识内容期间,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的特点,其次就是在探究指导阶段,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体会数学原理的稳定性,将富有新意的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问题讨论,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建立[3]。不同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性,在探究学习期间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应用,此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既能够在学生相互启迪之下完成,同时也是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扩大数学学习范围的有效措施。小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表现的欲望,在问题探究阶段表露个人思想并积极开展讨论分析,也有助于建立数学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将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确立起来,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范围,保障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当学生能够对自我的能力发展有全新的认知,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就能够将一些现实问题有效处理,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启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育(文摘版):00144-00144.
[2]伍俐宝.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7,000(003):151.
[3]张裕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0):213-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