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路径分析 ——以T市Y社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老年人从村里刚刚来到城市之后普遍要经历融入到社会的过程。
        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老年人从村里刚刚来到城市之后普遍要经历融入到社会的过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方法,抽取T市Y社区12位随迁老人开展服务,从经济保障、文化认同、城市参与及心理接纳等纬度对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发现,老年人在融入到社会的进程中存在着诸多不适应问题,依据随迁老人在社会融入当中的困境,建议扩大随迁老人的个人支持网络,发挥好家庭支持的作用,奋力创建和谐互助的社会气氛,共同维护团结友爱的邻里关系,灵活获取认同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好本土化友好社区,倡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与帮扶,并提供开放包容的社区参与平台。
        关键词:社会工作;随迁老人;社会融入;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社会结构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在福利提供,就业参与,文化认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加快推动了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在这些流动人口当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群。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老人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占到了全部流动人口的8.1%。T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一座城市,其便利的区域位置、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流动人口,当然包括随迁老人群体在内。
        随迁老人远离生活已久的村庄居住地,进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境,生活充满着不适应,例如语言沟通差异、生活习惯迥异、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文化冲突等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社会融入是许许多多随迁老人需要战胜自我、向前迈进的一道关卡。能否较好地达到社会融入的目标,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家庭的友好与社会的稳定。所以做好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工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境,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十分必要。
        一、文献回顾
        (―)随迁老人
        随迁老人又称为老漂族、流动老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户籍在农村的老人跟随自己的子女或其他近亲属迁移到城市,并在城市中生活半年以上的老年群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迁老人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家庭生命周期历程中的特殊人员。
        (二)社会融入
        社会融入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特定人员在一个时间段中,从抗拒到接受,再到适应的一个持续的过程。社会融入的难易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融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大体上将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状况分为经济参与、文化认同、社会适应及心理整合四个维度。
        二、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现状分析
        (一) 经济参与
        随迁老人经济参与状况的考量基于对其生活条件、福利保障以及经济开支三个指标来分析。首先,随迁老人基本能够满足其自身的日常生活所需,但在平时出行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研究发现大多随迁老人都有稳定的住所,在穿衣和饮食方面问题不大,出行以骑车和步行为主,但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有3位随迁老人在步入城市初期对于公交系统不太适应。
        其次,随迁老人以参与农村的社会福利保障为主,但缺乏城市中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2位随迁老人长期受到疾病困扰,步入城市之后子女为其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随迁老人在城市中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最后,在经济开支方面,大多数随迁老人的经济来源来自其子女,4位随迁老人依靠自己或老伴儿的退休金,家庭的日常开支以及孙辈的教育娱乐是其平时的主要支出项,但很少有在个人发展以及文化休闲方面的开支。
        (二)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基于对语言、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测验来考量。首先,多数随迁老人认为,在步入城市初期运用方言在与他人交流中存在障碍,随着迁移时间的推移,语言障碍逐渐消退,只有2位随迁老人表示在与城市居民交流上存在些许困难。
        其次,多位随迁老人表示不太适应城市的社会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随迁老人迁出地与T市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4位随迁老人表示对城市的饮食习惯不适应,3位表示对T市的生活习惯不适应,同时由于城乡差异,4位随迁老人对城市的作息规律及消费方式表示严重不适,这也会导致其在生活中经常与家庭成员发生矛盾。
        (三)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程度主要基于对随迁老人的家庭关系、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测量来判断的。首先,家庭成员间受到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又加上较为强烈的代际沟通障碍,4位随迁老人表示曾与儿子(女儿)或儿媳(女婿)发生过矛盾,3位随迁老人考虑到在城市生活较为艰难在多数情况下会选择退让,但也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其次,绝大多数随迁老人交往的对象、规模、频率均较少,社会支持明显不足。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老人随迁的原因是照顾孙辈,他们日常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照顾孙辈及子女的日常生活上,再加上语言、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随迁老人在随迁初期较少与其他居民交流,日常休闲娱乐匮乏。有11位随迁老人在访谈中表示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
        最后,多数随迁老人在社区内外活动的参与率较低,社区归属感及城市的认同感也不高。多数随迁老人在随迁初期极少参与社区组织和举办的活动,随着随迁时间的增长,活动的参与度有所提升,但多以观众或旁观者的角色出现,社区治理以及社区外相关活动的参与不足,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城市的认同感较低。


        (四) 心理整合
        随迁老人心理整合层面的考量是基于对自我效能感和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测量来判断的。首先,随迁老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程度降低,无力感增强,孤独和失落感也随之而来。随迁老人离开生活多年的熟人社会,原来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缺失,多数老人在心理上经历不同程度的孤独失落和无助。同时,随迁老人也经历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价值理念、文化风俗的碰撞,再加上在语言及教育水平上的弱势,更是导致随迁老人对自我身份的否定,自我效能感降低。
        其次,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研究发现虽面临着生活方式、文化冲突等诸多挑战,但绝大多数随迁老人仍认为自己能够在家庭里扮演适当的角色,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家庭中的日常事务。相反,鲜有随迁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在社区和社会中扮演好恰当的角色,同时在对留T市意愿这一指标进行测量时,仅2位随迁老人表示有在T市长期居住的计划,剩余10位均表示有返回老家的打算。
        三、随迁老人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究
        以上研究表明,T市Y社区随迁老人的经济参与方面融入度较好,文化接纳、社会适应及心理整合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文化接纳能力较弱、社会支持网络缺失、自我效能感低较为突出。基于以上发现从随迁老人的微观、中观及宏观系统探索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一) 培育个人社会资本,巩固家庭支持的基础地位
        老人们离开生活多年的农村进入陌生的城市,身体机能衰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孤独自卑等消极情绪逐渐上升,自尊感、身份认同感逐渐降低。对此,社工可着眼于随迁老人的个人系统,通过个案辅导培育随迁老人个人层面的社会资本,帮助随迁老人解决心理认知和情绪的问题,增强其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提升自我效能。面对随迁老人出现的非理性信念和消极情绪,社工可运用认知行为以及怀旧疗法,引导协助随迁老人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让老人回顾自己生命中难忘和光辉的事件。同时社工可通过资源链接等方式,引导他们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随迁老人重新体验成就与价值。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应努力营造信任的工作氛围,运用倾听、同理、接纳等技巧拉近与随迁老人的关系,积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社工也需要关注到家庭成员在随迁老人社会融入过程中的重要性,与他们保持稳定持续的沟通。
        (二) 营造友好信任氛围,构建互助支持的关系网络
        农村社会中的人情关系较为浓厚,城市社会中的亲缘意识相对淡薄,随迁老人进入城市之后原来所建构的社会支持网络出现缺失,其社会支持主要源自家庭成员等强关系。另外,随迁老人较少与社区内的其他居民接触交流,日常休闲娱乐方式较为单一,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薄弱,人际交往的对象、频率、规模较小,社会支持网络不足,对于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较低。解决此类问题,社工可着眼于社区随迁老人的中观系统,即小组和社区。一方面社工可为随迁老人提供诸如支持、互助、成长小组等团体辅导,推进随迁老人的社会交往;另一方面社工还可依托社区工作模式,充分挖掘和调动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随迁老人加强社会交往。社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拓宽随迁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增强随迁老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构建社区居民之间互助互惠的关系网络,营造友好信任的社区生活氛围。
        (三) 创新文化习得方式,构建本土化社区组织规范
        城乡间较大的地理差异,导致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随迁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常面临着多种文化冲突与碰撞,学习能力的逐步下降也加剧了随迁老人的无助感。对此,社工可以引入互动参与和体验方法,让随迁老人近距离了解城市社会中的风俗习惯及伦理规范,通过常态化的社区宣传与社区教育,使随迁老人逐步适应城市与社区生活。与此同时,社工还可结合社区特点与需要,在社区内宣传树立尊老、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缓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因不同文化的碰撞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 加快社区组织培育,打造持续社区参与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社会结构稳步转型以及政府职能的优化调整,社区内越来越多随迁老人的出现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社工可在社区中培养有爱心有能力的居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队伍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发展培育出更符合居民需要的社会组织,丰富随迁老人及其他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随迁老人及其他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通过为随迁老人搭建持续的社区参与平台,营造互助友好、团结友爱、邻里共融的社区生活氛围。在团体辅导和社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社工应尽力着眼于随迁老人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活动设置本身需考虑到老年人自身特点及活动能力等诸多因素,使活动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同时也应尽力减少标签化给随迁老人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红云, 胡浩钰.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J].西北人口,2017(4):24-32.
        [2]许加明.“老漂族”的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 2017(4):96-107.
        [3]刘庆.“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 西北人口,2012(4):23-26.
        [4]欧阳雪莲,陈勃,罗照盛.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J].心理学探新, 2009(5):91-96.
        [5]李珊.城市化进程中移居老年人的问题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71-74.
        [6]张新文,杜春林,赵婕.城市社区中随迁老人的融入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记忆与社区融入的二维分析框架[J].青海社会科学, 2014(6):88-95.
        [7]黄锐.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 84-91.
        [8]刘嘉慧.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