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李录方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录方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如今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对主体结构全面检测,从而在根本上确保主体结构与工程标准相符合。
        身份证号码:13068419880213XXXX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如今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对主体结构全面检测,从而在根本上确保主体结构与工程标准相符合。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方法以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措施
        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方法
        1.1 外部检测
        主要是指针对建筑外部与尺寸展开检测工作。首先,需要相关人员运用目测、实测等方法,检测其中混凝土结构是否与工程需求、设计标准相互符合。其次,需要相关人员将检测工作与设计标准相互结合,促使检测工作更加全面,并着重为钢筋保护层实际厚度提供保障,以此来满足建筑质量标准需求。再次,如果在检测时发现任何部位出现与施工设计不符处,需要立即对其坐下标记与相关信息,例如:在检测工作中发现混凝土表面上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不仅会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些许影响,还会导致整个建筑外部不够美观,因此,对其做好相关印记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以免忘记裂缝具体位置。最后,当相关人员对混凝土外部与尺寸展开检测后,发现其与工程标准不相符,就需要对其展开多次检测,确定外部与尺寸与标准不符后,就可以立即向上级报告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从而确保主体结构外部与尺寸都和建筑标准相符合。
        1.2 强度检测
        主要是指针对混凝土结构抗压性与强度展开检测工作。首先,需要针对混凝土材料展开检测,也将混凝土性能、掺和物、耐久性等方面涵盖其中,为混凝土材料质量提供基础保证。其次,需要针对其他因素可能对混凝土造成影响展开思考,并着重针对混凝土含水量、塌落度以及凝固时间检测力度,确保混凝土不会因为其他因素导致质量下降。最后,还需要针对混凝土抗裂能力展开检测,确保混凝土不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导致建筑主体结构逐渐降低,从而为建筑工程效率与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
        2.1 回弹检测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材料检测方法,回弹法通常应用在砂浆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检测的要点,比如检测的温度、回弹值的率定等,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度,需要对检测的部位进行选择,还需要对表面进行清理,由于回弹值还会受到原材料检测范围、成型方法的影响,因此检测时还应当对相关因素进行重视。
        2.2 电磁感应检测法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电磁感应法的应用也十分常见,这种方法往往用来检测结构中钢筋的数量以及保护层的厚度,采用的是电磁法感应钢筋的原理。检测时检测人员将仪器的探头放在被检测构件的表面,然后通过信号的反馈将钢筋的位置准确找到,电磁感应的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的降低,而且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在检测时检测两次,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电磁感应检测法还可以应用于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保护层厚度对于保护钢筋,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也需要把握。
        2.3 外观与尺寸检测
        检查人员检测结构的外观和尺寸时,首先使用目测法观察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对其外观和尺寸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详细检查所有轴的高度和断面的特定尺寸。必须严格检测出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否则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也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评价。如果发现建筑物结构的尺寸与标准数值不一致,必须在错误的区域做出标记,防止带来不良的后果。


        2.4 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
        建筑的主要结构的质量安全性与混凝土部件的压缩强度密切相关,检测压缩强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有核漂移法和反弹法。反弹法是使用反弹测试仪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基本测量,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实际弹性强度来分析出反弹的高度,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表面刚度与反弹高度成比例,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来计算。在核心滴落方式中,核心滴落设备监视由核心滴落设备获得,使得监测混凝土构件强度的测量方法更直观和准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测试过程中必须小心慎重避免受到客观因素影响。
        常用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除了回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因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要求混凝土的龄期不得大于1000天,因此大于1000天的混凝土强度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进行检测,比如采用钻芯法,钻取芯样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最新的抗压强度检测方法还有雷达法、脉冲法等。
        2.5 钢结构检测
        与其他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相比,钢结构的性能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项目需求,它的强韧性、高塑性和材料平衡特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应用程序中,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主要结构的检查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钢结构的基本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钢结构的性能进行监测和检测,并注意是否存在变形问题,确认钢结构整体质量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开发阶段,由于我国的钢结构检查技术研究没有得到突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需要在技术水平上有所改善,所以建设公司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发相对先进、使用相对广泛的新技术,根据需要进行技术性的更新和调整,提高钢结构材料的质量,扩大改善钢结构试验技术研究的投资。
        2.6 施工准备实际检测
        在建筑工程中针对主体结构应用检测工作时内容过多,所以在实际开展检测工作前,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实况等方面科学挑选检测方法,而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准备属于关键环节,这就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展开有效检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开始检测:(1)在针对建筑主体结构展开质量检测前,相关人员需要检查工程方案、材料质量、人员水平、施工设施以及企业资质等情况,确保材料、人员、设施都能够与工程方案相符合,并明确相关企业自身具备开展施工能力。(2)在施工准备所有检测环节中,施工设计属于主要环节,因此,在对施工设计展开检测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其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确保施工计划中对当地地质条件、环境等方面做出充足考虑。(3)在明确施工设计没有任何问题后,通过施工计划开展工程施工时,需要标记施工现场需要加固与夯实位置,而且在标记之后需要告知施工人员地基情况,便于其掌握地基情况设计处理对策,从而为建筑主体结构提供保障。
        2.7 施工结束实际检测
        当建筑工程结束施工时,针对质量展开检测都会注重细节,如:外部结构、空间调整以及室内格局等方面。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主体都是属于混凝土结构,最容易对质量造成影响问题就是裂缝,如果混凝土结构较大还可能出现空洞状况,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建筑主体抗压性能。因此,在将检测工作实际应用到建筑工程时,最好先通过外部检测法先对其展开详细检测,在明确其中不存在任何裂缝之后,再利用相关设施对其展开再次检测,如:超声波设施,这样就能够明确建筑主体内部情况,当通过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其展开有效处理,从而为主体结构提供质量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在我国持续发展中建筑行业越发关键,对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等方面都能发挥出相应价值,社会大众也开始更加重视建筑质量。在建筑工程中通过针对主体结构展开详细检测,就能够深入挖掘其中问题与不足,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基于此,需要利用有效方法开展检测工作,并在施工准备、过程、结束等环节中落实检查工作,促使建筑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标准需求。
        参考文献:
        [1]唐大卫.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构架[J].智能城市,2020,6(11):97-98.
        [2]朱兆年.关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探究[J].决策探索(中),2020(0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