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探究 程永康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程永康
[导读] 摘要: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如人类过于频繁且不加节制的开采、挖掘造成生态不平衡发展,最终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而在自然因素方面,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一些地区季风性气候显著,在某些月份降雨量大且降雨时间集中,强降雨的冲刷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贵州金达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贵州  550003
        摘要: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如人类过于频繁且不加节制的开采、挖掘造成生态不平衡发展,最终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而在自然因素方面,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一些地区季风性气候显著,在某些月份降雨量大且降雨时间集中,强降雨的冲刷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对于水土流问题,需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加以防治,以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林业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作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变得愈加严重,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几乎所有的地区都曾出现过水土流失问题,使得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农业遭受损害。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大多数地方的生态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加重,进而使很多城市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一种警告,警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问题,或是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继续加重。
        1 林业建设对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作用
        1.1 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树木有着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地理学家把森林生态系统比喻为“地球之肺”,湿地生态则称之为“地球之肾”,这两大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地球生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设好林业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助推可持续发展。
        1.2 助力绿色生态建设,增加经济收入
        林区是绿色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林业涵盖面最广的主体莫过于森林,树木作为中可再生资源,具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森林不仅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生产丰富的林产品、林副产品。农业与林业相结合,融入种植业与采集业,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大批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可以发展食用菌、中草药、果木、飞禽养殖类等等产业,助推绿色生态建设的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发挥最大效益的经济功能。还有以林业资源为主的旅游产业,渭源县渭河源森林公园以及212国道的分水岭、双石门等都是以森林为资源的旅游景点,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出了一份力。
        1.3 调解气候,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林业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最大威胁与挑战,而导致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导致的。林业是地球碳循环的主要载体,能够有效维持空气碳平衡,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实用的“吸碳器”。有专家学者曾经计算过,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存占据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由此,加大建设林业,能够培育更多的森林,这是固碳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首先,由于不法分子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过度砍伐树木和破坏森林系统而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对水土涵养的程度不足,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比如,早期大肆开采林木、烧山造林、森林资源无序开发、过分种植经济林、野外频繁用火等,都会造成水土流失。其次,因为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很多地区在农业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大肆开垦土地作为农用地,在化学肥料等物质的影响下,原有土壤的成分被破坏,甚至会深入到地下水中,植被因遭受污染而限制生长,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再次,人类自身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将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导致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形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3 林业技术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应用
        3.1 营造河堤河岸防护林
        将防护林营造在河岸或河堤处,可以有效降低水的流速,避免河岸或者河堤受到严重的冲刷。为了降低水的流速,避免河岸受到其冲击,应该将防护林营造在坝堤与河岸处,而且最好将宽度设定在10m。还应该注意在坝堤迎水处距堤角2m之外及5m之内营造一个防护林带。
        3.1 建设分水岭防风林
        要想保护土壤不受侵蚀,就必须采用相关技术措施对地表径流进行防治。如,通过营造分水岭防风林来控制地表径流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在建设分水岭防风林时应正确认识到:分水岭温度差异大,地势高起突出并且会常常有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因而在建设时应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并且植物的种植密度不能过高,要采用稀疏或透风性强的林带结构来营造农田防护林,以达到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与农田的目的。
        3.2 建设水流调节林
        在一些坡地,由于地势较陡,土壤的固结性更低,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对于这部分区域,应当加快建设水流调节林,利用树木,对坡地上的暴雨径流以及明水等起到一定的拦截作用,同时也对坡下面的土地农田进行保护,防止其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具体而言,为达到较好的防护与治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在营造水流调节林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坡地上经常会有农业种植,为保证农业发展,在设计水流调节林时应尽量少占农业用地,将林带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最终防治效果。其次,在选择树木种类时,应尽量选择根系发达的乔木、灌木等混交种植,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节土壤含水量,同时提升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
        3.3 建设沟边防蚀林
        建设沟边防蚀林的主要作用以及原理是,对区域的地表径流做进一步调节,同时将淤泥过滤下来,防止沟壑加深加大。这一林业技术措施可以同时应用在沟头、沟坡以及沟底等部位。在沟头建设防蚀林时,应当选择耐湿性树种组成的乔灌木混交林或营造灌木林,来达到拦截径流、过滤淤泥的目的。在沟坡造林时,选用的植物应当以插条、埋干等为主,栽种这种植物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侵蚀等作用,能有效环节水土流失问题。而在沟底造林时,可将柳树这种树木以合理的间距进行栽植,由于柳树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并且也拥有相对发达的根系,因而其能对水流携带的泥沙起到很好的拦截作用,能让河道的淤塞程度得以减轻,也能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3.4 加快技术发展,培养专业养护队伍
        林业发展建设拥有专门的林业护林员,有自己的专业养护队伍。建设人员熟悉林区特性以及职业特点,拥有超高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专业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岗位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的实战技能。最后,拓展培训的渠道,加强内外交流,不局限于自身的内部培训,鼓励和培养管理团队的骨干核心和技术力量,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种,提高林业发展档次,增加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人类活动导致,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主要也是针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工作。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自然方法,其中应用林业技术措施可以相对有效地缓解水土流失问题。通过造林绿化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从而降低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促进自然系统的良好循环。同时,林业部门要重视水土涵养,采用合理的林业技术措施开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大伟.现代林业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1):147-148.
        [2]邓娜,杨昊.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6):25.
        [3]黄麟,邵全琴,刘纪远,等.基于样带农户调查的江西省山江湖林业工程生态成效分析[J].生态学报,2010,30(19):5346-5354.
        [4]刘新池.湖北长江经济带林业生态建设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