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供应链融资快速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对解决我国金融供给可得性和普惠性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多种重要意义,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一些潜在风险隐患,需要认真研究总结,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供应链融资 风险及对策
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是贯彻落实供应链创新国家战略,对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实现我国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对潜在风险问题加以研究并防范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供应链融资定义、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供应链融资定义
供应链融资是指围绕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及真实交易场景,围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链条成员作为一个整体而提供的结构化、综合化融资服务。通常为“M+1+N”模式,其中核心企业为“1”,供应商为“M”,经销商或客户为“N”。
(二)供应链融资典型特征
供应链融资具有多主体参与性,业务办理到清偿区间与商业贸易交易高度相关,具有跟单自偿性,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具有典型特征:
1.贸易背景真实性。从供应链融资风险角度来看,贸易背景真实是业务存在的基础,在商业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通过审核合同,发票,历史交易等信息,综合判断贸易背景的真实状态,不仅是业务逻辑起点也是风控第一条线,后续发生监管检查和合规风险的可能性会急剧提高。
2、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性。在贸易背景真实性情况下,三流呈现出时间逻辑性和合一特征,通过常规性时间线流水和物联网大数据物流信息筛查,到后期资金回款整体是一个顺时针逻辑流,这在供应链融资中是非常典型特征。
3、核心企业C位增信功能性。产品和服务生产周期性是供应链融资产生的基础,产品或服务从前端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再到消费者消费是一个时间递进关系,但从产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角度看,前期投入资金因C位企业资金占用不一定能预收账款或者因账期要延期支付,造成货物流与资金流呈现了时间断裂特征,整个市场参与者信用参差有别,上游客户通过捆绑C位核心企业信用,获取银行融资变得可得,成本可控。
(三)我国供应链融资发展情况
1、起步晚发展快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范围内陆续出现多主体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不仅有行业龙头企业、专业金融服务公司、物流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陆续介入该业务领域,还有包括商业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信息、信息、科技、客户和渠道互通有无的情况,根据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协会市场调研,供应链公司等大型平台类数量占比达50%以上。
2、规模差异较大
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成立时间和市场成长性不同,进入供应链融资领域早的服务主体,通过原始积累和后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不断迭代推出新服务,客户体验不断提升,获得能力和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时空界限物理障碍变得模糊。从统计数据来看,少的年供应链融资信贷投放千万级别,大到百亿级别不等,规模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平台类尤其是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成熟平台类服务提供者优势明显。
二、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重要意义
(一)落实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
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很多倒闭企业并非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也不是创新能力较差,而是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了处在供应链上游的弱势的小微和民营企业被动式破产,一个核心企业倒闭带动链条企业不测,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情况发生。国家近年来一直对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和支持,供应链金融优势明显,国家层面大力鼓励供应链融资创新,因此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是贯彻落实供应链创新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具有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重重要意义。
(二)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国家层面密切关注和推动解决的金融大事件,国务院会议经常提及。尤其是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以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带动普惠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升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三、供应链金融潜在风险
我国供应链金融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近年来供应链融资规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出现,在这里主要基于供应链融资典型特征,总结业务拓展过程中,以商业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视角来看,从核心企业、用款人、外部运营环境、行业政策等方面,对供应链融资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反思总结。
(一)增信C位企业信用风险
核心企业是整个信用链条核心,上下游供应链融资都是在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增信功能情况下实现的,但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在核心企业选择时,面临鱼龙混杂局面,有些核心企业实际在整个链条中低位并不突出,尤其是企业自身经营并不景气,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的情况,很容易因核心企业资金流紧张而影响支付能力,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二)贸易背景虚假不真风险
正如前文提到,供应链融资具有三流呈现出时间逻辑性和合一特征,整个业务基于贸易背景真实性,因此在核心企业信用正常情况下,整个业务具有连续性、封闭性和跟单自偿性的特点。但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部分客户抓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求的心里特征,存在上下游共同合谋,虚拟交易背景,虚开发票先开后废等多种手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三)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国家制定行业和产业政策时,一般具有一定时期内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特点,不会朝令夕改大变大动。但在五年计划交替阶段或经济新常态特殊经济环境下,尤其是随着目前“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新基建等宏伟计划实施,面临新老产业升级换代和老旧产业淘汰退出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出台或者限制一些行业鼓励一些行业政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如果商业银行支持的供应链融资行业在国家出台的限制或者淘汰退出政策中的行业,对信贷资产安全性将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四、风险控制对策和建议
从理论和现实视角来看,商业银行一直是在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通过主动管理风险,向风险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所以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提前预判潜在风险和损失可能性,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实现在损失最小情况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永恒的追求。针对前文提到当前供应链融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要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并在战术上针对性的化解措施,现提出如下对策。
(一)提高核心企业选择能力
核心企业选择是核心关键,要从多个角度加强核心企业选择能力。
1、严格客户准入关
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上要加强对核心企业初选标准制定,根据行内历史数据,通过系统化,逻辑化处理后,对客户历史信用记录,合作履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通过内部数据对客户进行全面画像,对纳入行内黑名单的坚决拒之门外。
2、利用内外部工具
大数据在金融业应用越来越普及,从客户经理到管理人员乃至授信审批专家,对企业预警通、企查查等外部工具使用越来越多,同时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工商、法院等网站查询,对客户出现的负面预警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从里到位实现客户原始筛查和把握,可有效降低选择的核心企业不核心,带病介入客户的风险隐患。
3、加强存量户调整
新客户准入把关,存量客户也要实行动态管理,对履约不及时,管理水平不高,负面舆情和风险预警信息频发的客户,要择机推出,通过腾笼换鸟调整信贷和客户结构,实现控风险和促发展双发展,核心企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与企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是正常信贷资源配置机制和企业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
4、大数据监测建设
当前各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国有大行更是扛起了金融科技创新大旗,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公司,通过互联网+,搭平台,建场景,实现了数据化经营,数字力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企业级平台开发数据无缝对接,通过上下游大数据实现对供应链融资资金流,资金用途的监测和管理,发现风险及时核查处理。
(二)多措并举核实贸易背景
贸易背景真实是供应链融资的基石,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核查,是每笔融资资金发放的必要环节。
1、表面真实性初判
通过核实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签订的商务合同、开具的发票、出库单、入库单、运输单、保险单等可获得材料和数据,从表面看,要保持单据前后一致性和连续性,确保整个交易流程从逻辑角度存在时间流合理性。
2、内在真实性核实
在表面真实性初判基础上,对贸易背景要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与核心企业首次发生业务往来客户,核心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申请融资客户,股权关系复杂客户,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客户,通过对合同内容标的与经营范围匹配性,金额与历史采购数据比对合理性,发票开具时间的逻辑性等,对交易背景真实性进行认真核实。
3、系统的监测预警
随着商业银行风控手段和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部分隐蔽性强或合谋骗贷的情况很难发现,需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利用自身或三方金融科技开发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引入,加强资产和交易追踪溯源。通过合理设置差异化监测指标,结合交易结算和流水等数据,对业务后续进程进行交叉验证,对合谋造假骗贷客户提高违规成本,加大惩戒。
(三)提前预判把握行业机会
产业结构调整,涉及新行业的诞生和落后行业淘汰,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旧产业调整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新基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有别于铁路、公路、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目前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到制造业、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经济等多个社会重点行业),对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融资存在巨大机遇和商机。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使用发改委或行业权威研究,对相关风口或新兴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预判,了解运营模式、产业规划、上下游产业链客户分布等,在充分预判产业及行业风险情况下,选择优质行业优质核心企业积极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释供应链融资定义、特征和我国发展现状,进而在商业银行视角对供应链融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对未来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健康发展,持续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将产能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