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转子铸件工艺开发探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户四伟
[导读] 本文以某风电铸件的6MW转子为例,对铸铁工艺的难点与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摘要:本文以某风电铸件的6MW转子为例,对铸铁工艺的难点与工艺流程进行分析,重点探究浇注系统、排气与冷铁技术、形状固定方法与熔炼技术等内容。根据模拟制造结果可知,该铸件的力学性能与产品需求相符合、石墨球化效果理想,没有出现石墨畸变等质量病害,超声探伤指标良好,可以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风电球墨;铸铁转子;工艺开发

         引言:在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温度通常低于-20℃,且风速变化较大,风机受到强大冲击力的影响,对内部零件的球墨铸铁件质量提出较高要求,要求其使用寿命最短为20年。球墨铸铁件作为发电机中的重要部件,近年来机型日益丰富,重量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也更加良好。
1铸铁工艺难点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某风电铸件的6MW转子为例,其主要材质为QT400-18AL,造型以呋喃树脂砂为主,对铸件质量提出严格要求,不得出现夹渣、裂纹、缩松等问题。在工艺指标方面,应满足以下规定,如下表1所示。由于该铸件属于大平面大断面,与其特点相结合,可对工艺难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性能、结构操作等方面。在性能方面,铸件的壁厚相对较大,最厚之处达到200mm,冷却速度相对较慢,凝固时长较长,容易出现球化衰退、石墨畸变等质量病害,使其性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在结构方面,铸件内部带有许多加强筋,部分区域容易出现热节,由此形成缩松;铸件的直径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尺寸变形,且内部浇道的设置困难,铁液的提升速度缓慢,与空气之间产生较大的接触面积,铁液温度骤降容易形成夹渣等病害[1]。
         表 1 铸件规格
 
2铸铁工艺实施
2.1浇注系统
         在型面设置中,主要应对制芯、造型与合箱等操作综合考虑,为了便于工艺开展,可适当建设砂芯的数量,为起膜提供便利。铸件作为厚端面结构,可采用三箱造型模式,整体放在中箱,上箱利用吊砂工艺,可减少砂芯数量,为后续工艺开展提供便利;在下箱实施开圈处理,将砂芯打磨成圆弧形,两侧为正负斜度,并将其位置固定,根据先后次序组芯,以此缩短组芯产生的累积缝隙。对于大型铸件来说,在浇注时因铁液提升速度缓慢,与空间充分接触,促使其长距离流动,温度骤然降低,很容易产生夹渣、冷隔等质量病害。对于上类问题,浇注系统以底注式为主,可在内部设置过滤装置,避免液体残渣流入型腔之中,缩短铁液的流动距离。因铁液冷却速度缓慢,应尽快浇注完毕。据实验研究表明,将浇注时间设置为180s,再分别利用两个18t的做包与30t浇包相配合,便可达到理想的浇注效果。
2.2排气与冷铁技术
         在排气设计方面,利用MAGMA软件对该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后,可确定热节点。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排气口。同时,为了强化排气性能,还可在铸件表面设置多个出气装置。因该铸件中间位置属于大平面,且带有加强筋,在凝固时无法自动补缩,且该范围内的超声波探伤规定2级,因此需要设置6个排气口。与液体入口截面相比,排气口截面超过1.5倍,可确保腔内的气体顺畅排出,以免因憋气出现缩松、缩孔等质量病害,还可快速将内部的氧化渣排出。在冷铁设计方面,与热节区域的分布特点相结合,参考近年相似铸件的生产经验,可将冷铁设置在厚大面与R角热节之处。为了提高冷却速度,缩短凝固时长,还可将冷铁技术引入其中。与铸件形状、浇注系统、出气设计等方面相结合,开展多次模拟分析,使各项细节不断的更新完善,最终明确造型工艺与方案。结合模拟结果,铸件缩松与超声波探伤规定相符合,只有5处出现缩松病害。
2.3形状固定
         在大平面铸件中,尺寸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大,在水平层面可采用砂框箱刚性给予保障;在垂直方面可发挥砂箱的阻拦作用,难以确保铸件的形状不发生改变。对此,在工艺开展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形状进行固定。
         首先,在下箱外模放置之前,应在地面上打好地坪,在六个角处放置钢板,再利用激光水平仪进行平整;在地面铺设一层湿砂,经过校平之后以钢板为标准,利用铝合金尺将其刮平,当砂芯全部反应后,在地坪上放置下箱外模,避免浇注后箱体底部悬空,由此产生变形;
         其次,在上箱平面处放置两个专门的龙筋,分别为15t和37t,与18个压铁。在箱面的上方总重量为毛坯的6.5倍,可有效抑制石墨膨胀造成的抬箱问题,尽可能减少尺寸方面的误差产生。在铸件生产中,应对砂性能与强度进行全面控制,将微粉含量始终保持在0.5%以内,在铸型时势必要捣紧实;
         最后,在保温时间方面。为了尽可能缩短铸件加工中出现的应力变形等情况,应实现对该项工艺进行模拟,绘制相应的曲线图,明确凝固冷却时间。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在保温7天后,箱体内部温度下降到300℃。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铸件内部安装热电偶,此时重新开箱测温,便可确保实际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同。
2.4熔炼技术
         (1)材料选用。因风电铸件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大型铸件来说,且冷却时长相对缓慢,对材料质量提出严格要求。对此,可采用含钛量、含磷量、含钒量相对较低的生铁,使微量元素的总数低于0.06%;
         (2)成分配置。在球墨铸铁方面,碳含量对铸件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大,如若碳含量较高,则有助于碎块状石墨的产生。在铸铁过程中,如若锌含量较低,有助于控制碎块石墨的形成。对于大面积铸铁件来说,其内部锌的含量在1.8—2.2%之间,且壁厚越大,锌含量便会越小。同时,为了避免碳含量过低导致大量缩孔、缩送等质量病害发生,应对碳当量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处于4.5—4.6%之间。Mn属于球化剂中的重要元素,与液体中的氧、硫等元素结合后容易出现球化反应。如若Mn的含量过低,则会影响球化效果;如若含量过高,则会出现夹杂、畸变等质量病害。因此,一般将该项元素含量控制在0.25以下。P与炉料一同进入铁液之中,不会对球化反应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获得理想效果,可将其含量控制在0.05%以内,便可获得良好的球化率[2]。
3铸件模拟制造结果
         通过前期对造型、熔炼工艺、生产流程的精确控制,该铸件被成功研发出来。该铸件中的各项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根据结果可知,该铸件的力学性能与产品需求相符合。从金相组织图表明,石墨球化效果理想,没有出现石墨畸变等质量病害。通过腐蚀检验,基体以铁素体为主。超声探伤结构显示,该项指标与规定相符。通过上述检测结果可知,该项铸件能够满足技术规定,可以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表 2 铸件性能与金相检测结果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对于特大风电铸件来说,采用低温快烧技术可取得理想效果。在布置进气装置时,应与铸件结构、模拟结果相结合;为确保铸件尺寸精度,应事先打地坪,并用水平激光仪校平;上箱表面设置出气装置,确保腔内顺畅排气,减少表面夹渣的形成;选择优质的材料、合理分配化学成分比例,使铸件性能得到最大保障,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1]潘斌,颜夕文.特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的铸造工艺设计[J].铸造技术,2019(08):2182-2184.
[2]贾保恒,廖敦明,周建新.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铸造工艺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热加工工艺,2019(23):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