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能够较好地发挥组训者在练习中的主导作用,便于把知识连贯系统地传授给受训者,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便于组训者因课、因时、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恰当地把握练习的广度、深度和进度;便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受训者正确认识问题的能力;便于受训者抓住练习重点,围绕重点和难点展开讨论,从而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一、讲解
组训者釆取集中授课、理论辅导、专题讲座、现地教学等形式,向受训者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组训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受训者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训练方法。
(一)讲授的方式
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1.讲述
讲述,是向受训者叙述亊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一种讲授方式。组训者通常依据讲述对象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排列顺序展开叙述,引导受训者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地形成清晰的感知,并了解讲述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明确是什么。
2.讲解
讲解,是向受训者说明、解释或论证原则(原理)、概念和数据(公式)的一种讲授方式。组训者通常釆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说明或解释与原则(原理)、概念或数据(公式)相关的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主次地位和因果关系,使受训者了解确立原则(原理)、概念或数据(公式)的依据.从中明确“为什么”讲解与讲述通常互相结合,交替运用。
3.讲演
讲演,是在描述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论证,并做出科学的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组训者通常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广征博引,采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由己知得出未知。其主要用于解决受训者所最关心的问题或必须掌握的内容,以及解决认识上的难点或疑点。
二、演示
1.分解演示。是将工作(或操作)流程划分阶段(部分)进行讲解,使受训者直观、递进地掌握了解所学内容。
2.连贯演示。是完整衔接地演示工作(或操作)流程的全过程,使受训者直观、全面地掌握了解所学内容。
组训者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做示范性动作,使受训者获得感性知识的训练方法。演示,一方面由组训者通过形象的展示学习对象,使受训者获得感性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另一方面由受训者通过接受输出信息,把已有的知识技能与展示对象联系起来,认识特征,形成新的印象,这一方法对提高受训者的观察、思维能力,减少训练中的阻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演示的方式
演示按内容可分为实物演示、模型演示、图像演示、动作演示和操作演示等。按组织方法可以分为综合性演示、分解性演示、总结性演示。
综合性演示是将演示的内容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做一遍,使受训者从总体上初步形成一种较完整的印象,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分解性演示是将某个课题,按先后顺序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阶段进行演示,使受训者清楚地了解各部分(各阶段)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以把握训练内容的实质。总结性演示是在组训者讲授或演示的基础上,进行连贯演示,使受训者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上述演示方法,在训练中可单独应用,亦可结合运用。
三、练习
1.模仿练习。受训者对照示范者的动作进行训练。
2.体会练习。受训者在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自我训练。
3.分解练习。把完整的操(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部
分),组织受训者进行训练。
4.连贯练习。受训者在分解练习的基础上,对整体操(动)作进行连接贯通训练。
5.分组练习。将受训者划分小组进行训练。
6.集体练习。组训者组织较多受训者集中训练。
受训者在组训者的指导下,为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所釆用的教练方法。在训练中,只有勤学苦练加巧练,才能切实体会动作(操作)和作业要领,把握其关节和内在联系,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熟能生巧的境地。练习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方法正确,可以达到亊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当,不但收益甚微,还容易形成痼癖动作或发生训练事故。
练习的方式
练习的方式主要包括模仿练习、体会练习、分组练习、
集体练习、分解练习和连贯练习等。
1.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是指在组训者讲解示范后,受训者根据讲解示范的动作(操作)要领进行的模仿性的练习方法。目的是使受训者迅速而准确的掌握动作(操作)的要领,防止出现错误或形成痼癖。模仿练习的基本方法是组训者做一遍,受训者照着练一遍。对复杂的动作(操作),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操作)单元,一步一动地进行模仿练习。练习中,受训者还可相互进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2.体会练习
体会练习,是指在组训者的讲解示范后,受训者自行体会动作(操作)要领,增强实际感受的练习方法。主要用于个体进行的动作(操作)训练,目的是强化动作表象。体会练习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的步骤,勤于动脑,认真体验、掌握要领。受训者要善于发现自身问题,并力求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应主动向受训者或同事请教,争取尽快改正。此外,还应根据练习效果,适时调整体会练习的节奏和方法,以增强训练效果。
3.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是指将受训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的方法。目的是使受训者互相观摩、互相促进,提高单位时间的训练效率。分组练习可采取全组统一操练或流水作业的方法实施。分组练习前,组训者应明确练习的方法、步骤、要求,指定小组长,区分训练器材和划分训练场地;练习中,组训者组织示范或进行抽查,还可适情将受训者中基础好、反应快的与基础差、反应慢的混合编组,结成帮学对子,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并适时组织评比竞赛,以激励训练。
4.集体练习
集体练习.是指受训者按建制单位或编组共同进行练习的方法。
目的是进一步统一动作(操作)要领,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整体合成观念,检验受训者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集体练习通常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受训者学会动作和能够独立操作时进行。练习前,要明确练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激发受训者集体练习的积极主动性;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操作),注重整体的协调配合,以提高集体练习的效果。
5.分解练习
分解练习,是指将某个完整的动作(操作)和作业过程加以区分,由受训者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目的是使受训者细致、准确、快速地掌握动作(操作)和作业要领,为实际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主耍方式,一是按动作(操作)和作业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逐一进行分步细训,着重掌握其关键环节:二是按动作(操作)和作业的程序进行分解,实施逐次递进训练,着重掌握其流程。练习时,应根据受训者现有技术水平、接受能力和训练的难易程度,对所训动作(操作)和作业合理分解,密切相互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过渡到综合、连贯练习。
6.连贯练习
连贯练习,是指受训者通过分解练习.在掌握了动作(操作)和作业的各部分要领后,所进行的连续贯通练习的方法。目的是使受训者建立正确、完整、规范的动作(操作)和作业观念。熟悉基本流程,培养灵活应用能力。连贯练习应循序渐进,通常先将训练难度适当降低,把基本内容串起来进行练习,再根据受训者掌握的程度反复进行连贯练习,直至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全部要领为止。练习中,组训者应认真指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合理调控训练强度,防止动作(操作)变形或形成痼癖动作,避免身体过早疲劳和造成损伤。
四、研讨
在组训者指导下,围绕重难点问题或好的做法进行探讨交流,寻找对策、创新方法,梳理成果、总结经验。
集中研讨是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或者进行辩论,从而加深理解或统一认识的一种训练方法。运用讨论法,便于充分发扬民主,活跃受训者的学术思想,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增进其自觉的思维活动,有助于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学习体会,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利于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并探讨新的问题拓宽视野,澄清模糊认识,解决难点,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一) 讨论的方式
讨论,依据内容、目的和组织方法可分为多种方式
依据内容划分,有一般内容讨论和专题内容讨论。前者涉及的面较宽,适用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后者涉及的问题
集中,适用于解决训练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依据目的划分,有理解式讨论和探索式讨论。前者主要适于统一认识,后者则适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依据组织方法划分,有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前者主要适用于研究较为重耍的问题,或交流思想认识,后者则适用于研究一般性的问题或给受训者提供充分的发言机会。
(二)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出好题目
讨论题应该依据训练目的,紧密结合训练重点内容和围绕受训者的疑难问题确定。要做到题意明确,能够引起受训者的兴趣、思考、探索和争论。每个讨论题所涉及的内容不宜过多,以便受训者集中精力,逐步解决难点或疑点问题。
2.广开言路
讨论中要提倡百家争鸣,畅所欲言,鼓励每个人都发言,给持不同意见者以相应的发言机会。发言要求有观点、有论据、有论证,多讲个人体会和认识,防止简单重复教材内容,要引导受训者敢于发表不同观点,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引导受训者抓住中心问题,不断深入;对于讨论中的模糊认识、错误观点,要引导受训者摆事实、讲道理,要允许受训者保留不同看法,组训者不要过早的下结论,以便造成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
3.适时归纳
每个问题在经过一段讨论后,组训者要适时归纳,明确己澄清、统-的认识。找出仍然存在的分歧和模糊认识,引导讨论深入进行。
4.认真小结
讨论结束时,组训者应对讨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
对于讨论中的错误观点要讲清道理,予以纠正。对于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结论的问题,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应鼓励受训者在以后的训练中继续探讨。但在必要时,应明确训练中暂时米取的统一做法。
五、 案例教学
组训者根据训练进程和内容要求,组织受训者针对训练中成功或失误的典型事例进行剖析,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六、自学
1.分散自学。受训者根据明确的内容和要求,自主安排时间、自行制定计划进行自学或自训。
2.集中自学。受训者在集中组织下,利用统一的时间、
地点,自学或自训明确的训练内容。
组训者指导受训者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获取知识的一种训练方法,运用自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和习惯,开拓受训者的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学方式
指导受训者自学,根据不同教学目的通常可釆取组织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研宄讨论,写读书笔记或学术论文等方式。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在理论课讲授之前,组训者通过提示或列出阅读思考题,指导受训者围绕讲授内容自学有关教材(资料)的一种自学方式。其便于受训者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找出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提出问题研究讨论
提出问题研究讨论,是依据训练目的提出若干问题,给受训者指定阅读的基本教材和参考资料,引导受训者带着问题读书及寻求答案,以受训者自学为主,并辅之以讨论,加深理解和相互交流的一种自学方式。
3.写读书笔记或学术论文
写读书笔记或学术论文,是由组训者规定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总时间,由受训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学习重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并就某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学术论文的一种自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