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9期   作者:巴哈尔古丽·托列吾
[导读] 目前某市县站、乡镇兽医中心站普遍存在防疫人员严重短缺
        摘要:目前某市县站、乡镇兽医中心站普遍存在防疫人员严重短缺,人员结构老化、断层明显,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仪器设备短缺老化、设施陈旧;防疫经费紧缺等突出问题。该文主要针对某市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对策;
        前言:畜禽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必然加大疫病发生的风险。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和蔓延,对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重视和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能有效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其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促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在保证畜牧业健康、安全、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内容包括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对动物生长环境的消杀工作、对动物疾病的全面掌握。而就目前来看,在动物防疫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与基层部门未建立完善健全的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养殖户的配合也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养殖户科学认知较低,所以难以有效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会导致出现养殖失败、疾病感染等各种情况发生,进而影响防疫工作质量。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相应的人才、设备、技术支持都十分关键,而就实际来看,很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在人才、设备、技术方面都有所缺乏,这必然会对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造成影响。基于这些不足和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并解决。
        2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经费不足,设备设施得不到保障
        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并不是十分乐观。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家相关工作标准,动物检疫工作所需要的部分机械设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基层地区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有些设置动物检疫站的地方检疫设施十分落后。另外基层地区畜牧兽医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普遍较差,其动物防疫综合素养低下,缺乏防疫重视程度。对于兽医站所配置的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缺乏必要技能。由于基层地区动物防疫部门的基础设施不足,专业工作人员工作素质较差导致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严重滞后,不但不能发挥其疫病防范的作用,反而造成资源浪费。?
         2.2 防疫技术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动防疫领域得到成熟应用,大大提高了动物疫病诊治效率,提高了疫病诊断的准确性。在动物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使得动物疫病的发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动物疫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现行的动物防疫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整和改革,从而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针对性。但现阶段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技术落后的问题一直存在,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另外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受到区域思想的制约,有关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思想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从而使得一些现代化的动物防卫技术不能在广大基层地区推广应用。有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地区的很多动物防疫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动物防疫技术,整体工作效率低下,疫病防范能力较差,很容易造成疫病传播蔓延。?
        2.3 防疫人员专业素质低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中专业的防疫人员很少,专业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年龄和知识结构老龄化,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简单机械,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动物防疫人员并未能受到尊重,可能会和养殖户产生矛盾,加上工资待遇较低,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防疫人员转行,防疫人员存在流失现象。这些情况直接影响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防疫效果。


        某市共有9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在编人员41人、实有人员22人,占在编总数的54%;编制内专业人员8人,占实有人数的36%、非专业人员14人,占64%;年龄结构50岁以上人员14人,占实有人数的64%,25~50岁人员8人,占36%。某区内2019年3季度畜禽养殖存栏总数为203.0038万头只,其中:鸡141.1530万只、牛3.5824万头、羊49.2952万只。该县乡镇兽医中心站人员22人承包394个村的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的防疫免疫任务,人均负责17~18个村,每人承担9.2275万头只的畜禽免疫注射。人员短缺严重,专业人员更少,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现有防疫人员要承担繁重的防疫任务,既要保证免疫密度,又要保证免疫效果,基层站目前这种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2.3 防疫意识低,防疫条件不达标
        基层动物防疫宣传工作不到位,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不很规范的地方,大多数小规模养殖场户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人畜共居和畜禽混养的状况普遍存在,造成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风险隐患;而且一旦发生动物疫病流行,一些养殖户对病死禽畜不作无害化处理,而是随意丢弃,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易引起动物疫病广泛传播。散养户对动物疫病的认识还不深入,不能很好地重视和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畜禽饲养环境和动物防疫条件也未能达到畜牧兽医部门要求的防疫标准。
        2.4 疫苗质量问题
        乡镇兽医站在开展春秋动物免疫时都要到所在县的畜牧兽医中心领取所需疫苗,但是由于设施设备不齐全,如没有专门配备冷藏车运输疫苗,造成部分疫苗在运输中由于温度变化而变质,降低疫苗效价,在给禽畜免疫接种后,免疫抗体不达标,免疫效果不理想。近年,动物疫病频繁发生流行,病原体毒株变异也越来越快,动物防疫机构还未能检测出引发疫病的病原毒株,使目前使用的疫苗与流行的毒株不匹配,存在免疫注射后防疫效果不佳,发生动物疫情地方流行的局面。
        3 对策
        3.1 加大经费投入
        在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和流行蔓延的情况下,各级部门和社会应时刻关注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地方必须高度重视,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属地管理,将动物防疫监管责任落实到地方,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应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设备设施。
        3.2 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人员素质
        在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蔓延的严峻复杂形势下,首先,适当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激发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失。其次,对防疫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专业技能考核,全面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畜牧养殖业发展。
        3.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养殖户防疫意识
        针对目前基层情况,要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并且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组织对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发放动物防疫宣传资料,普及防疫知识,促进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4 结束语
        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而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需要有防疫人员、仪器设备和防疫经费支撑,才能筑牢动物疫病防疫根基,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某市市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龙.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问题[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23):146-147.
        [2]刘冬冬,吴丹,李伟,等.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研究[J].畜禽业,2019,30(1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