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促使古文物保护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下面本文对目前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保护古建筑文物的重要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问题;对策
前 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一些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技术和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并且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也在其具体的实践中有着实际的问题,如自然条件、社会和现实条件的限制等,这些因素使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明确目前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所具有的现实问题,以此来结合其发展的特点来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升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效果和价值。
1、古建筑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1.1自然条件影响与限制
在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过程中,一般的古建筑文物都是采取的木制材料或者砖材料制造的,因此由于其材质的原因,必然会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为其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古文物保护中,其主要存在的自然限制条件包含材质风化、虫蛀问题和地基沉降等问题[1]。其中材质的风化作用会使建筑发生一定的变形或者脱落,这样导致在具体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期间,不仅需要解决安全问题,还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另外在虫蛀问题中主要是由于一些木质材质所制造的古建筑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受损,在实施保护期间,一定要做到小心和谨慎,避免出现变形等情况。而地基沉降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所导致的古建筑地基出现问题,严重者会造成其整个结构发生坍塌和变形。
1.2社会条件影响与限制
结合相关调查表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在社会限制条件中,主要表现为现代城市规划对其造成的影响,或者是一些村落的发展和扩建为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困境。在城市规划期间,随着规划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造成旧城区改造的活动逐渐增加。如果对古建筑文物的评估没有一定的科学性,会造成古建筑被拆除等问题出现,难以体现保护的价值。另外在一些村落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些错落的扩建范围在逐渐增加,并且结合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导致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缺少一定的实际方案,为后期的修复工作提出了新的难点。
1.3现实条件影响与限制
古建筑文物在保护阶段,其现实限制的条件主要在于对于其整体的规划、技术应用和资金缺失等问题上,直接导致在古建筑文物保护过程中,缺少一定的规范和流程,严重影响的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2]。具体在整体规划方面,缺少对全局性的管理和重视,难以实现整个古文物建筑的保护体系有效落实,甚至造成局面不够统一。另外在技术应用方面,很多专业人员在具体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缺少一定的实践培养,致使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才缺失,这种专业性人才缺失严重影响着文物保护的整体效果。最后在资金需求方面,由于缺少一定的资金支持,造成较大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局限性,致使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难以体现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效果。
2、古建筑文物保护措施分析
综合上述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强化整体规划。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需要结合全面且完整的保护规划来提升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这样有助于保护效果的提升。
具体来说,在整体规划方面,主要是指需要在统一的局面中,提升整个地区内部规划和古建筑文物理念和观念,这样能够促使全社会明确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以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可以将古建筑文物保护等相关知识结合多媒体等方式向外宣传,如电视、广播、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等,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认知程度[3]。另外的统一管理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古建筑文物保护相关政策和现状,做好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古建筑文物保护期间,还可以结合提前设计保护方案来实现统筹管理的目标,以此提升古建筑文物保护管理的效果。
(2)强化保护技术的应用。在整体的管理方案落实和宣传之后,需要注重修缮和保护技术的应用,以此来提升整体的保护效果和价值。在实际的文物保护期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的修缮与保护技术来提升古建筑文物的修复效果,在提升修复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价值充分体现。需要在此过程中注意的是,在结合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实验,保障其所使用的技术不会对古建筑文物造成二次破坏。另外关于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修缮技术相关内容而言,可以结合其技术内容与现代先进技术相互融合,以此来降低修复的难度。同时在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过程,所应用的保护与修缮技术不仅包含对结构的修复,还包含对其建筑材料的修复,因此在对材料实施修复期间,需要选择与原有建筑相互符合的材料种类,并且需要保证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保证对材料修复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修缮技术与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3)人才的科学培养。在对任何事物实施保护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加强人员的重视程度,才能够真正的克服资金和技术所带来的限制。在多个角度结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想法和意见,为古建筑文物保护提供有力的条件,以此来实现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价值和作用。另外在提升对其保护的重视程度上,可以结合法律的相关内容,建立有效的保护法律,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观念宣传,以此来获得人民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为古建筑文物保护作出有利的条件支撑[4]。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可以结合有效的选拔措施,来选择一些专业古建筑文物修复和保护的人员来展开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相关的文物保护部门结合其自身的领导力和资源,对这些专业人员实施有效的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进而提升专业人员的知识储藏量和技能实践性。另外也就可以结合专业的实践锻炼来提升专业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充分掌握各种修缮与保护技术,为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4)建立有效的保护制度。结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要求与规定,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可能在各个地方都能够全面落实,因此在古建筑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风俗差异和习惯特点,结合当地的相关情况与性质来开展地方型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另外随着城市规模建设的不断增加,对于古建筑的保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城市在发展与建设中,能够将古建筑文物相关历史知识与文化价值来进行有效的宣传,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且在各个城市的规划期间,需要严厉禁止各种人为破坏行为,以此来确定和保证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实现综合性全面保护的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古建筑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明确其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升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效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洁.试析古建筑文物保护问题及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9):108-109.
[2]李孟婕.关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问题思考[J].四川水泥,2019(07):302.
[3]郑国洪.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2):201+203.
[4]石青.古建筑文物保护问题及对策浅议[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