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赵瑛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安全风险的增大,各级政府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安全风险的增大,各级政府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提高消防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立足于新时期消防工作的发展现状,对进一步强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以及有效强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 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工作质效;分析
1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重要意义
1.1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社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火灾事故也逐年递增,对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理所当然应该重视起来,对各类场所进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监督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尽最大努力实现火灾事故的小概率发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提供保障[1]。
1.2有利于保证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的消防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要整体提高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消防监督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通过监督管理发现各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目前内部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督促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监督管理人员培训、跟踪问效考核等工作,进而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效把控,提高消防工作质量和效率。
1.3有利于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通过执法监督人员或管理人员向社会单位及人民群众普及消防安全与管理知识,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的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现存问题
2.1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工作落实上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消防救援机构和公安部门作为监管部门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发挥巨大作用,而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等负责消防工作的主责单位对消防监督工作却认识不足,有的部门和单位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范围包括消防监督,以致本身工作繁重而无力开展消防工作;有的单位在具体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只是将相关任务逐级分化,未建立工作成效的督导考评机制,对于检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只是走走过程,无法实现对消防安全的有效管控。
2.2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消防救援机构队伍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强,重视消防监督管理人才,其他部门和社会单位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形式就较为单一,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还不强,很难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同时,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方式的限制,对新型的监督和管理手段不熟练,这也影响了消防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效率,甚至对现阶段消防工作的创新与改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2]。
2.3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体制、制度建设发展不平衡
        时代发展迅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着滞后性,消防救援机构受到先前的工作经验模式以及工作体制的影响,要落实好新的监管模式,体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健全,特别是完善制度支撑,监督管理模式还有提高和创新的空间。其他部门和社会单位的消防监督模式与消防救援机构相比,存在明显不足,还不够健全,缺乏顶层设计,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消防工作岗位职责不明晰,在实际工作中,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规范不严格,没有做到分工明确以及公私分明。如果消防监督和管理有相应的制度制约,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具有科学性,从而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3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有效策略
3.1深化思想认识,明确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职责
        新时期,消防救援机构、公安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等各方都要明确自身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共同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做出努力。对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建议公安机关在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的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处罚权,维护公安部门的执法权威。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本行业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举措,开展督导检查,跟踪职责问效。社会单位更要落实主体责任,把消防监督工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逐级落实。
3.2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培训工作,增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力
        消防救援机构、公安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单位等各方要结合实际开展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做好消防监督管理人才储备。培训时要结合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来开展。如培训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消防监督管理时,应侧重于场所的总平面布局和防火分隔设计,明确注意此类场所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部其他部位相连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培训商场、市场监督管理时,要重点对场所的安全疏散设计进行检查,查看场所的疏散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因经营活动堵塞通道或减少疏散宽度。培训宾馆、饭店监督管理时,要重点查看场所的厨房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防火分隔,燃油燃气管线是否合格、甁组间的设计是否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培训石油化工企业监督管理时,受到专业能力水平的制约,要依靠单位的消防技术人员开展检查工作,重点查看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设施是否按期检测并保持完好有效,灭火救援人员及物资储备是否落实。培训住宅小区监督管理时,要发动物业单位和社区力量,重点对堵塞消防车通道、占用消防车操作场地、楼道存放杂物特别是停放电动车充电等问题进行检查。以上列举了一些场所的培训要点,场所不同要点存异,总之,培训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形式可采取集中讲座、远程教学、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
3.3 积极完善和健全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体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依靠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消防救援机构要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实施对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也应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消防工作职责,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指导基层派出所完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应该结合主管行业的特点,建立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举措,特别是要依靠督导考评机制,使行业内部形成人人重视消防工作的浓厚氛围。社会单位要落实好消防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把消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使单位消防安全有人查、更有人守。
4结语
        基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要求在其质效提升过程中必须保持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模式、手段、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确保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规范化转变,从而有效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与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的支持力度,最大程度上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效提升和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参考文献
[1]钱治宏.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分析思考[J].今日消防,2019(12):25-26.
[2]缪旭锋,林玲玲.消防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9(17):207-208.
[3]何正勇,刘平.新时期消防监督执法存在不足地方及改进[J].低碳世界,2019(08):358-359.
[4]李士戎.疫情防控期间对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05):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