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杨国志
[导读]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预防和控制,以提高保护效果,为数据提供安全。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并提出一些安全保护方法,以期为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各类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使用效果与运行效率,也会给其后期运用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有效避免个人网络信息被盗取、盗用等不利现象的产生,应适当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力度,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切实防护措施的有效运用来消除一系列负面影响。
1 大数据时代特征
        大数据是在网络技术背景下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技术,通过对网络大量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来找到并处理其中有用的信息,充分体现信息价值。大数据时代能够全面搜集各种类型的不同数据,这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保障,与此同时也给计算机网络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共享机制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云平台不仅为信息存储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信息传输的经济成本,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的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条件,例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云平台进行信息资料的备份,同时在云平台存储信息也不会占用网络空间,对于存储设备来说不会影响其运行速度。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处理方式上也产生了变化,例如信息种类得到了极大限度的丰富,并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存储空间,为信息的处理速度提供了保障。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资料的价值密度有所降低,信息分析难度增加。最关键的就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也是当前最值得人们探索的问题。
2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影响因素
2.1 网络开放性
        开放性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之一,这种开放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开放的网络无法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很容易导致网络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将引起其他信息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不断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对信息也提出了多样化需求,计算机网络安全一定要不断提升和强化,但是在升级过程中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这也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2.2 病毒攻击
        计算机网络正处于开放性的环境中,也正是因为环境的开放性使得病毒有机可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病毒很容易攻击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另外,病毒有一种比较强的隐藏功能,人们在正常的使用中是难以发现的,一旦病毒攻击成功,就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安全。此外,病毒可以通过硬盘和软件等入侵网络,这种危害性也比较大,并且很难察觉,容易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信息损失。
2.3 自然灾害
        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具有虚拟性特征,但是这不代表计算机网络能够完全脱离客观条件的影响,相反,只有保证外部的设备稳定才能将信息更加准确地传递出去,从而实现大范围的动态联系。这些专业设备在面对自然环境时都是比较脆弱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安装多元化的保护器等,促使其拥有了更加稳定的功能,但是这些机制的作用仍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才能产生效果。如果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例如火灾和地震等,这些设备就会受到影响,给计算机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近年来信息传递大部分都使用光纤,光纤作为基本的传输条件,一旦受到外部的不良侵害,就会使其遭受损坏。虽然光纤在当前已经有相关保护机制,其外部也有着绝缘材料作为基本保障,但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仍然难以抵抗,会导致其陷入危险的境地。


2.4 网络漏洞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任何网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不完美之处,或多或少都有漏洞问题。在日常网络运行中除了系统自身的漏洞,所使用过的软件或者下载的各种软件也都有可能存在漏洞。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种漏洞也将被无限放大,并且这种非系统漏洞的存在很可能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给网络黑客创造机会,最终影响信息安全。
3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有效措施
3.1 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遭受外部威胁的情况,中职学校要充分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有效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全方位动态分析计算机安全问题,并对计算机安全防护机制进行完善。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结合计算机信息安全需求对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建设,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安全管理;优化信息访问控制机制建设,严格实施身份验证工作,避免不法分子进入计算机系统;健全信息安全快速响应机制,能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预警和响应,将不良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优化计算机安全运行监控机制和灾害备份机制,确保能动态监控计算机安全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信息实施备份处理,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效果。
3.2 积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技术的革新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安全防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从技术革新计算机信息安全监管技术角度制定信息安全防护战略,切实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创新应用大数据技术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确定漏洞来源,制定有效的漏洞处理方案,消除计算机信息安全威胁。同时,可以通过声音识别技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提高账户登录数据和访问数据的安全维护效果。
3.3 有效组织开展计算机人员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计算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安排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人员,针对学校中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实施专业化处理;另一方面,要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通过计算机素养教育、计算机安全宣传教育等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
3.4 系统阻隔
        近年来网络技术水平发展十分迅速,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已经联网,具备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是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最根本方法,也是基础方式,能有效阻断外界病毒的侵袭,因此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防火墙。以往的防火墙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有需求,对此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强对防火墙技术的研究。系统阻隔主要是指通过编程逻辑的方式来将电脑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进行分隔,并找到一种安全的联网方式实现网络自动连接。系统阻隔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病毒阻隔,并对系统产生防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快速查阅资料并进行信息的存储。但正是由于网络这种开放性和多功能性,也使得网络的安全性遭受严重的威胁。对此,需要个人、企业和技术人员共同合作,提升网络监测和防控的力度,最终达到优化网络环境的目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网络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鑫辉.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1):151-152.
[2]张燕飞.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1):28-29.
[3]金泽洙.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20(08):102.
[4]梁飞翔.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防护方法探讨[J].科技风,2020(03):109.
[5]李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大数据下的防护措施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0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