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生产制造工艺可靠性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与机械制造技术、设计理念与过程管理密不可分。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如不能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及制造工艺对机械制造可靠性的影响,可萌造成机械产品加工误差较大,无法满足机械产品加工标准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关键要素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关键要素
引言
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平,因此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国家机械制造能力的提升。而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可靠性研究即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机械制造质量的提升能够促进机械制造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1制造存在问题
1.1缺乏系统认识
在实际工作当中,人们对机械产品的工艺可靠性已经开始了研究,但是在加工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方面却存在缺少重视的情况,没有对制造当中可靠性研究形成充分的认识。在现今实际生产当中,很多企业仅仅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可靠性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而没有对机械制造当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可以说,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受到材料质量不标准、生产环境、工艺控制以及设备退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则将因此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同设计阶段影响因素相比,这部分因素在具体控制、分析方面也具有更大的难度。而就目前来说,很多业内人士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也没有对这部分因素的作用形成认识,在生产阶段可靠性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1]。
1.2缺少评定指标
在现今生产过程当中,评定工序加工稳定度能力指数是现今很多企业生产当中应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该指标的应用,即能够对单道工序稳定度进行评价,但无法对产品加工工序与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定,其原因,主要因该指标在是应用当中,在前、后工序可靠性因素控制方面缺少有效的整合效果。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在产品可靠性评定当中也缺少合理指标的应用。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缺少系统认识,且没有做好可靠性评定指标建立的情况下,则将因此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开展效果产生影响。
1.3缺少评定方法
在评判产品可靠性时,需要能够对大量样本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以长时间的方式测试产品样本性能,以此保证产品在可靠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能够满足具体设计标准要求。对于产品可靠性来说,其同时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测定产品样品时,即需要能够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以此为基础评定产品可靠性水平。很多企业在具体开展样本测定工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即是在最终结果没有出现即大批量生产产品。该情况的存在,则同可靠评定方法的缺失具有一定的联系,在缺失可靠评定方法应用的情况下,则将使程序化流程在系统化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产品无法获得可靠、系统的评定[2]。
2工艺可靠性分析
2.1综合应用方法
在实际机械制造过程当中,对制造工艺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且在相互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具体描述、准确定位时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该情况,即需要能够在工作中做好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以综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有定量与定型分析。在工艺可靠性控制当中,关键孔位特征可靠度是其中的一项要点,在具体处理当中,需要能够对模糊评级法进行科学的使用,对相关因素在孔位特征加工任务方面所具有的影响进行准确分析,科学评估影响矩阵,将关键孔位特征影响因素做好模糊数转化,在对模糊数集成制作的基础上,实现其中重点控制影响因素的筛选,在有效保证关键孔位特征可靠度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在定性方面,则包括有机器、人员与描述工艺等在实际量化当中存在难度的影响因素,在对故障模式等工艺可靠性情况分析时,定性分析在价值方面具有较好的体现[3]。
2.2控制工艺故障
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工艺可靠性也将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制造可靠性水平,不仅能够使其无法对技术要求进行满足,且将起到增加机械制造成本、延长制造工期的效果,需要能够在实际生产当中做好科学措施的应用。具体来说,需要能够对相关工艺故障的发生规律形成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以针对性方式做好维修、预防工作,以此实现故障发生率的降低[4]。其中,PM控制方法是较为常见、且具有较好应用效果的方式,包括有顺序、定期两种维修方式。对于定期维修方式来说,将根据数据分析确定维修时间的间隔,在实际应用中便于安排实施,但是在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顺序维修方式方面,则将结合机械制造过程运行状态确定时间间隔,在灵活性、实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也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3引入先进技术
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对技术也具有较大的依赖与需求,对此,即需要能够在工作当中做好先进技术的引入,保证技术在实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避免出现盲目引进的情况,在充分联系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效益同技术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协调,在积极做好生产技术革新的基础上,改造局部工艺。同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员工创造性,做好科技研发工作,在做好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为工艺可靠性做好良好技术支持的提供。同时,制造过程也将影响到工艺可靠性,这即需要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做好全过程管理,强化机械制造不同环节的管理,对原材料、工具、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科学选择施工工艺以及运输条件,做好施工标准规范化处理,以此保证机械制造活动能够以稳定、高效的方进行[5]。
2.4制定统一标准
在任何市场与领域当中,如果缺少管理则将导致问题的发生,只有做好规则制度的统一、标准化处理,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为了能够做好统一标准的制定,即需要能够从多个方面做好规划。对于不同产品来说,其在可靠性研究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不同产品也具有不同的需求,这即需要能够在工作中做好多个标准的制定。从机械制造的开始环节,即需要保证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在设计前对产品设计做好可靠性研究,在设计完成、打样选材时也需要做好规范处理,结合产品特点做好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的材料打样处理。之后,即需要能够对产品进行初步的评估,看产品在可靠性方面是否能够满足要求,之后确定是否需要以大面积方式生产[6]。在做好产品评估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在生产中做好产品的自检,这可以说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标准,也是生产后总结的关键依据,需要通过该种不断的评估实践改革可靠性标准,在积极完善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生产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加强对工艺可靠性的研究,对机械行业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现代化机械创造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对工业生产能力进行提升,促进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爱丽,李世洪.关于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4):139-140.
[2]胡斌.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8):67.
[3]陈国伟.关于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33+135.
[4]张林,张昕悦.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49.
[5]多彦玲.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3):72+74.
[6]胡凌峰,王琦,李瑞鹏.提升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8,9(2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