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鲁晓波
[导读] 广播电视监测事业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传输和覆盖事业发展而发展的
        摘要:广播电视监测事业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传输和覆盖事业发展而发展的。有庞大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就要相应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广播电视监测网,才能实现对拥有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本文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概述出发,分别介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简介、发展历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监测设备
        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其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没有形成网络化以及监测设备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加大监测台的建设,加强对相关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测水平。
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及发展过程
1.1广播电视监测的技术简介
    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射频来完成安全程度的监测,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具体的工作:第一,对频率进行测量。频率是无线电广播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为能充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减少干扰影响,以及确保节目的高质量播出,都需要准确测量发射机频率。第二,对电场强度进行测量。电场的强弱将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与节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其主要任务包括:测量接收地点的信号场强、测量广播电视发射机的覆盖区域、测量干扰场强、发射台和收测台场地选择测量、测量发射天线场型和有效发射功率、测量地面的电导系数、观测电波传播现象与测量人为噪声、大气噪声等。第三,测向。测向指的是测量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位,主要用于测定干扰发射机或其他各种干扰源的方位或干扰源位置。在一个地点上侧向,通常只能测量出电波辐射源的方位,如需要测量出电波辐射源位置,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同时进行测量,通过对两地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可确定所测辐射源位置。第四,无线电频谱占用自动监测。频谱占用记录可反映记录频段内各工作电台的载波频率、占用带宽、发射种类、信号强度和工作时间等情况。通过对频谱占用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了解并掌握记录频段内频谱实际的占用情况,从而使无线电频谱得到充分利用。第五,频带宽度测量。频带宽度是发射机的发射特点之一,它是广播电视信号的“必要带宽”。对发射机而言,其带宽要一直维持在“必要带宽”的范围内,如果有超过的部分,就称超过的部分为带外发射。
1.2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其主要特点为:监测设备与仪器都比较简单,电视节目的数量十分少,并且节目播出的时间相对较短。第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致处于我国的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相比之前有所增多,播出的时间得到了相应延长。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监测仪器与设备逐渐投入使用,新的仪器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监测人员工作强度,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漏检事件的发生。第三,中级发展阶段,也就是我国的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广播电视信号逐渐转变成由卫星发射,电视也从普通电视转变为数字化有线电视。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也得到了进一步延长,由过去的每天15小时逐渐延长到24小时全天播放,并且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2.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管理的问题
        在广播电视监测过程中,其监测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和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关,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测时,一些管理部门对监测技术不够重视,导致现有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和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升级,监测技术发展较慢;另一方面,受管理手段不够完善的影响,一些广播电视责任单位对相关的事故管理规定认识不够,落实不到位,导致故障发生时不能有效地进行检测和维修,制约了监测技术的发展。由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得不到有效发展,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作用也就得不到有效发挥。
2.2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没有形成网络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强相关业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然而,在广播电视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各个区域之间的监测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联系,相邻地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另外,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融合目标,许多地区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研究,这种现象对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进步极为不利。
2.3监测设备不足
        在广播电视的监测过程中,监测设备是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要想对广播电视进行更好的监测,就要给予足够的监测设备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在广播电视监测设备方面极为匮乏,有些地区虽然拥有相应的监测设备,但设备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升级与改良,从而对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我国的监测设备不足,监测范围相对较窄,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监测发展需求,阻碍了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解决广播电视监测问题的几点措施
3.1加强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管理
        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机制,需要一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这一目的,主要从下面方面进行:第一,加强管理部门的权限下放,使监测部门更好的完成工作。因为一旦监测权限受阻,就无法切实的展开工作。第二,建立专门资金管理部门,对监测技术进行服务和管理,如新技术的测评、监测技术的检修、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等。保证每一项工作的进行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可以顺利完成。第三,确定广播电视监测各个方面的职责,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明确其主要工作内容,严格执行有关的事故管理规定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实现各单位协调工作,进而推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
3.2完善网络化监测系统
        为了促进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一步发展,要重视网络化监测系统的建设。在广播电视监测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实现共同进步。除此之外,由于各地市使用不同功率的发射机组,因此决定了它的覆盖区域要求有不同的覆盖网实现。省台节目覆盖由省属发射台和地方台发射台组成覆盖网。要了解本地广播电视覆盖效果,要与相邻的省市监测台站为补充的广播电视监测网,把监测数据集整理得到其效果资料。省台节目覆盖情况要依靠省属监测台和地(市)监测站组成的省广播电视网,对效果不好的频率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广播电视覆盖面。除了固定的监测外,还可增加流动监测,看覆盖服务区内是否有电气干扰,有无高层建筑物,确定各方向获得可用场强,将所有测量方向的服务距离的端点连接起来,便是该台的实际覆盖区,将各地市级监测信号通省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汇集在省监测台,在省广播电视监测台建立广播电视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从而逐步完善现代广播电视监测网络系统。
3.3加强监测台的建设
        为提升广播电视监测水平,就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监测台的建设。首先,不管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都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资金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以便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对于不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方法,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与设备,来实现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做好监测技术之间的配合,使各地区之间的业务形成有效联动,并根据地区实际逐渐形成监测技术网络,对各个地区进行全方位监测,以避免遗漏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盲区,为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4加大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在广播电视监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人员对广播电视不够了解的情况,从而无法很好地适应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工作。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广播电视监测部门就要定期开展对相关监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使技术人员掌握最新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以促进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一步发展,使监测技术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4.结语
        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各种网络和设备不断更新、完善,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质量和安全,就一定要加强和完善监测力度,正确对待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它的发展趋势会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逐步走向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春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问题与建议[J].通讯世界,2015(24):38.
[2]蔡国贤.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15-16.

作者简介:鲁晓波,性别:女,出生年月:1989-3,民族:彝,籍贯:云南省楚雄州
,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监测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