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对环境保护与管理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当前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而林业生产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林业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实践,分析探讨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造林技术,如针对实际进行造林方案的制定,科学整地、优选种植方法以及加强幼苗、幼林、中龄林抚育等,希望通过这些造林抚育技术的实施,更好地保证树木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良好生长,提高林业建设水平,推动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产;造林;抚育技术
引言
现阶段林业生产需要结合当地基本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进行植树造林。在林业生产活动全面开展之前,需要做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对不同地区林业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设定相应的造林方案,旨在提升造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需要结合林业生产方案对林业布局等情况进行判定,提高造林成活率。此外还需要做好整地处理工作,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后需要选取科学化的种植措施,全面提升造林质量。
1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具体都有哪些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泥沙流出,增强山地坡地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质量,所以它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这两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树木的生命力很顽强,一旦扎根地下就会迅速深入发展,从下面汲取营养,向上传输,源源不断的提供自身所需,所以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效果明显。例如它可以缓解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形成一种天然的保护墙,使污染的土地和空气得到改善,在促进农业的发展方面,也展现了积极的作用,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2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要点
2.1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
对林业生产而言,分布地域以及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农业生产,所以,在造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造林区域的环境条件,并针对实际加强造林方案的制定,充分体现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更要重视其经济效益的发挥。造林方案设计时,充分结合当地环境实际,科学选择树种,有效提高林木成活率。
2.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幼苗作为苗木直接造林的一种造林方法。该造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不良的造林环境。植苗造林技术稳定性较高,对造林地没有那么多的严苛要求,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优势)。但此种造林方法所用到的苗木,需要从苗圃中直接移栽过来,在移栽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根系失水变形,影响到林木的成活率(缺点)。另外该种造林技术在应用之前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育苗,虽然能够节约大量种子,但是整个育苗周期较长,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苗木成活,关键是应该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运输、造林前修剪,直到苗木定植,整个过程都应该保护苗木不失水,做到随起随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在各个环节均需要保持根系湿润。植苗造林法适合于大多数能够扦插的林木种苗,如杨树、柳树、刺槐、国槐以及大多数果树等。
2.3因地制宜原则
林业资源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且地区与地区之间气候状态不一样,适合种植的林木种类也不尽相同。在落实林业造林工作中,要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林木种类进行种植,从而达到提升林业生产的主要目的。
3林业生产中的抚育技术要点
3.1幼苗抚育
充分结合长岭县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科学地选择树种,做好种子的保存工作。种子经过科学合理处理后才可进行播种,当种子发芽后,通过草席进行覆盖,当达到70%发芽率后,全部揭开覆盖的草席,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阶段树苗,极易受到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对其成活率构成威胁,所以,做好相应的抚育工作非常重要,科学合理地浇水苗木,并严格检查苗木出苗情况,出现缺苗时及时采取补苗措施。强烈的光照条件下,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防晒措施,避免对幼苗造成灼伤。秋季时节应增加磷肥施入,保证幼苗生长充足的养分供应,冬季对幼苗加强防冻措施,可以覆盖草席或者搭建挡风棚等,有效保暖苗木。树木幼苗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较低,应合理地进行浇水,当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干旱天气情况下,应及时地进行浇水,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
3.2幼林抚育
林木幼苗大约经过1-3年的生长,成为林木幼林。需要加强林木幼林的保护工作,对幼林采取相应的修剪与抚育工作,提升幼林的成材率。为了保证幼林的成材率,要控制林地密度,科学合理地规划林木生长空间。同时,修剪幼林生长不良的枝干,促使幼林健康生长。另外,还要加强幼林的养护工作,既要对幼林展开施肥、松土等养护工作,还要注重幼林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清除病死木,改善林间卫生环境,推动幼林健康生长。还要注重林木采伐工作,始伐年龄注重连年生长量,或者林木达到4、5级;根据林分生长量和林木分化表现制定间伐年龄,为林木幼林提供全方位的幼林抚育工作,促进林木幼林健康生长,实现林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中龄林抚育技术
当林木成熟后,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林木的保护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砍伐制度,禁止乱砍滥伐。砍伐林木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林木长势、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砍伐时间,并且严禁连续砍伐。还要做好林区的病虫害防治与火灾预防等工作,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如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监控,及时发现与治理病虫害,防止病虫害大面积蔓延,同时还要合理应用农药、生物防治技术来有效预防病虫害。最后,在林区火灾的防控方面,还应利用监控卫星对森林进行大面积监测。
3.4优化林业生产造林抚育管理工作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造林抚育工作是林业产业基础工作,对林业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今,我国林业产业造林抚育技术水平较落后,使得林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制约林业生产经济发展。为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加强造林抚育管理工作,结合当地林业生产现状,因地制宜制定造林抚育工作计划,全面提升林业生产造林抚育工作。同时加强林业保护工作,强化林业产业的管护工作以及巡逻工作,通过上述形式控制预防火灾以及乱砍滥伐的现象,从而达到保护林业产业的目的,促使林业产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造林效果。
结语
造林技术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为了使得造林工作更具有成效,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案。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自身的经验,对造林技术进行探讨,介绍当前林业营造林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对于当前的林业营造林技术的改善和营造成果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大量掌握科学育苗的过程,保证造林工作的可持续性,以便完成最关键的造林抚育相关工作。对现在而言,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这让育苗的成功率大大的提升了,不仅节省了育苗的成本,也让工作变得更容易。在关于我国的林业生产中,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都是相关工作人员要牢牢掌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措施,这样便能推动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圣华.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技术探析[J].绿色科技,2018(13):187-188.
[2] 黄保国.浅谈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8(5):65,90.
[3] 张远波,李江萍.浅谈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