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动化一直以来都是水电工程领域发展方向,实现自动化,能从根本上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的产生。本文主要是从店里系统的自动化基本特征出发,探讨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水电工程;自动化;特征分析;控制措施;
水电工程自动化是指油田水电讯、传输与管理整个过程都能实现自动化,这是水电工程主要发展目标,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益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自动化目标实现。对此,有必要结合现状,研讨有效问题解决对策。
1 水电工程自动化概述
水电工程自动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电能生产过程、电能传输过程与管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调度与管理。水电工程自动化涉及到很多内容,比如在电能生产中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与自动控制,为整个系统和所有元件都提供自动保护,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自动传输,对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度,并能对企业进行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根本目标在于保证实际供电质量,包括频率与电压,使整个系统能够安全且可靠的持续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效能。从内容上讲,水电工程自动化由三方面内容组成:①对地区调度进行实时监控,主要由小型或者是微型计算机构成,其功能和中心调度对应的监控系统基本相同,但相比之下要较为简单;②变电站自动化,其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为无人值守,它的远动装置主要为可编程序;③负荷控制,常用控制方法为工频控制与声频控制,对于自动化,除硬件方面以外,还包括软件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自动化。
2 水电工程自动化主要问题
(1)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还不够。从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在水电工程方面的投入正持续增加,但大部分资源均用于建设,真正用于自动化改造的很少,因资金投入缺乏,使自动化具体应用中未能使用其它先进技术,仍以传统意义上的自动化为主,使自动化和电网建设之间出现冲突,无法在水电工程当中稳定且高效的工作,导致自动化受到很大的阻碍。(2)对自动化进行设计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自动化的目的在于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提高实际供电服务质量。然而,当前对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比较单一,未能将先进技术都应用到水电工程当中,导致先进技术受到明显的限制和阻碍,无法发挥应有作用。(3)水电工程实际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我国现在经济和科技均在快速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多有利资源,这些资源能为水电工程带来很大的帮助,但大多数供电企业为创造更高利益,未能对资源实施动态共享,设备之间也无法得到有效数据,激化行业竞争,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导致水电工程管理面临很大的困难,限制了自动化建设与发展。(4)现有的自动化技术无法对结构实施统一设计,通过对水电工程运行状况的观察可以看出,因资源未能实现共享,使主控和受控所得信息不一致,甚至产生不相关信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减少成本,对先进和落后自动化进行结合使用,导致水电工程实际运行陷入混乱,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效果,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使水电工程频繁产生故障。
3、水电工程自动化问题解决对策
(1)建立可靠的硬件系统。因自动化系统具备其它传统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所以在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技术应用后,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用电质量。系统运行时,通过对硬件系统的科学监理,能准确采集相关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确保系统运行发生故障后可以迅速且准确的找出故障产生问题,同时以自动化系统特性为依据对故障产生部位进行隔离,以此避免故障进一步发展,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2)加强水电工程自我诊断。由于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十分先进的技术,可以使水电工程运行及管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还能借助诊断技术度整个系统实施监督和管理。以水电工程实际运行状况为依据,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测和分析,进而及时确定故障产生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处理,同时对故障诊断与修复过程进行准确的记录。因此,对企业而言,应不断提高系统自身诊断能力,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做好技术改进,以推动系统可以长期且稳定的运行及发展。(3)做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伴随社会发展对整个电网提出的要求不断升高,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对系统予以适当的建设与改造。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电网结构实施改善,确保电网基本结构满足人们日常要求,同时提高用供电质量。再次基础上对智能化系统予以完善,提高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4)通过对实践过程的深入观察可以发现,虽然自动化是一项先进技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自身情况十分复杂,并且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还需要做好安全控制与管理,这样做的木在于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基于此,企业对电网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应有作用。安全控制与管理必须引起企业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对自动化技术予以科学合理的应用,对较易产生故障的部位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产生风险,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5)切实加强水电工程调度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优势特点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我国针对水电工程进行的投资逐年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调度管理,以充分展现其优势。对于自动化调度,它主要将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由信息采集与显示两部分构成,此外还包括一系列软件,如计算、分析和控制。系统能对数据进行采集、显示、检测、计算和控制。其中,在发电与变电两端进行收集的信息属于远动端,而处于调度中心的则属于调度端。软件系统较为复杂,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静态状态估计、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与无功控制等。另外,当遇到故障时,可以立即有效解决,提高水电工程整体自动化技术水平。如果线路产生故障,则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排查和检查,确保系统运行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与影响,加快故障处理效率,保证正常供电,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一直以来都是水电工程领域发展方向,实现自动化,能从根本上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的产生。基于此,在实际的自动化建设与改造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应探讨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和改进,以此不断拉近和自动化目标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立伟.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37):272-273.
[2]陈斌.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4(10):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