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郑丁丁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郑丁丁
[导读] 摘要:工程质量的监管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了使用人安全需求和质量需求的满足,更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投放和销售,其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质量的监管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了使用人安全需求和质量需求的满足,更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投放和销售,其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涉及对工作成本预算、施工进程、施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覆盖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相关的管理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相应的监管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当予以工程管理充分的重视,针对各类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方法,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日常工作符合科学、符合规范流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促进建筑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的提升,也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就是从根本上增强施工质量,对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得建筑施工中的人工、材料以及各项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正常进行,为建筑企业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2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序进行
        建筑工程的工期一般较长,还有很多的施工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很多的问题,难以正常进行,所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助于施工现场的资源合理利用和技术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建筑工程中各个方面的隐患分析,并进行有效地预防,防止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的条件。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在监管施工技术时没有足够的力度,主要是因为在项目现场设计方未及时到场,只是依靠业主或个人经验进行工程设计,难以对项目总体进行把握,设计出的图纸与工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造成诸多误工与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另外,由于管理中不够重视施工技术,未能提前会审施工图纸,导致技术问题出现在施工中时,难以及时妥善的解决,这对施工的有序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2.2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滞后
        我国许多施工现场建设工程相对随意,现场的安全防护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备受影响,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归咎于管理体系的滞后。如今,我国安全施工管理体系滞后主要体现在:①未及时替换和更新建筑施工安全设备,很多设备出现老化与损坏状况;②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不足,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空白管理十分常见;③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知识标志、安全警示标语、安全指示灯;④欠缺明确的安全施工管理职责,多种管理内容未落实到个人。
        2.3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不到位
        当前在工程中,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缺少针对性,施工组织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如有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很多检查项目中都是雷同文件,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针对性不强;没有严格执行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生产规定未能真正落实,过于表面,仅仅是口号,为整个工程的后续进行留下了重大隐患。
        2.4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难
        为确保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和投资者的各项标准,必须派出监理人员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然而,因为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会使得在具体工程检验和管理中,这些派遣的监管者无法彻底落实好个人职责;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并未派遣专业的安检人员,这样使得检查方法和内容不够合理、科学和专业;由于资金储备、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施工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质检员,多数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加上个人因素和工作时间等的影响,导致无法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无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效果提升的措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应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做好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并将每一项管理内容、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管控好建筑工程每一道工序质量。还应该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特点来补充管理制度,建立人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3.2健全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指令的重要机构,也是保证技术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完善管理组织机构,配齐专业管理人员,明确各个组织机构、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此外,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施工设计明确项目施工和管理的重难点,做好各部门各组织机构的协调、配合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按照规章制度有序的、开展。
        3.3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各领域中,这样不仅可以做好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还可以实现管理全过程的透明化。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具有集中性强的特点,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全程集中的实时监控。另外,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实时性也较强,可综合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以供后期工程管理参考。
        3.4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是核心要素,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都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提升参与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相关的专业技能等,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对质量的认识程度,建立专业能力较强的施工团队。设立奖罚制度,有效提升激发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如施工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奖罚制度有效提升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意识程度,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3.5有效管控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管控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合格的厂家进行材料的采购,在存储期间重视材料性能的保持,避免因为存储时间过长或是存储的方式不正确导致材料变质;在现场施工的时候应该注重施工人员的使用情况,避免偷工减料导致建筑质量低下,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有效节约建筑企业成本,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不断进步过程中,对工程中的管理以及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更加有效地形式将施工管理质量有所提升,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让建筑行业实现良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玉成.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关键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51-152.
        [2]熊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和对策[J].中国招标,2018(28):34-35.
        [3]刘杰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3):140+144.
        [4]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284+286.
        [5]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