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输变电设备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速度加快,我国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作为基础能源设施的电力工程领域发展速度更是迅猛。
        身份证号码:37078419910208XXXX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速度加快,我国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作为基础能源设施的电力工程领域发展速度更是迅猛。输变电设备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额大、建设质量要求较高,工程建设按期完成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的关键一环。故而,加强对输变电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就电力输变电设备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输变电设备;施工技术
        1输电设备
        在传统的电网中,经常会存在因为输电距离远而造成电网系统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在输电过程中,电网损耗相当严重。随着可再生能源投入到传统电网的使用中,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较之前更差了。智能电网的应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智能电网包含如下三种输电设备。
        (1)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借助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原理而工作的柔性交流电输电设备。这是智能电网技术应用于输电设备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该技术依靠特定功能的电子设备来控制输电系统中的参数,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优化电力系统的输电功率。借助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系数。就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该技术设备的应用较为典型的是静止调相器、串联补偿器、无功补偿器等。
        (2)借助于换流站和换流阀完成高压交流电向高压直流电转化的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该设备在转换成高压直流电后,借助输电线路直接可进行远距离的电流输送,当电流到达指定输送位置后,会自动转换成高压交流电。相较于传统的借助于输电线路传输的高压交流电而言,这种方式进行远距离的输送电流可使得输电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在这一输电设备中,换流站是该设备运输的核心。借助换流站,可完成高压交流电和超高压直流电间的转换,使电流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3)借助于超导体电力技术而完成电力输送的高温超导技术设备。超导体有很强的载流能力,可实现无阻高密度的电流传输,而且还能与正常状态下的设备技术进行融合,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使电力系统的性能较为稳定。
        2变电设备
        就目前发展状态来看,智能化的变电站正在筹建过程中,这是对一次设备进入智能化阶段,二次设备进入网络技术的连接阶段,这样一来,变电站的信息可实现共享。较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连接特点来看,智能电网变电设备摒弃了以往的电缆连接,依靠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和光纤之间完成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衔接。
        3输变电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加强施工图纸的会审,做好技术交底
        在输变电线路施工中,施工图纸是基本的依据,图纸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线路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联合监理单位、业主方等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会审,确定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准确、可行,如果图纸中有不合理之处,需要及时改正,对于需要经过农田的线路,需要确认农田占用面积、地下是否有其他构建物等情况进行确认,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可靠性,避免施工中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影响到输变电线路施工顺利进行。在会审完成之后,需要与设计方之间根据最终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充分掌握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等内容,并做好相关存档,确保技术交底的清晰、明确、完善,避免后期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3.2做好杆塔的基础建设
        对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杆塔基础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的质量。杆塔需要在承受各种压力的基础上保证不下陷、倾覆。

所以,在杆塔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如若使用混凝土电杆,必须确保其埋入的深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如若使用的是铁塔,必须将铁塔固定在混凝土的基础上。杆塔基础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基础坑的回填夯实工作,针对不同的基础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由于铁塔基础、不带拉线电杆的体积比较小,因此,要承担大量的上拔力量,这时,基础回填的夯实程度应该达到原土层的85%以上。
        3.3做好架线工作
        在整个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过程中,架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实施步骤可分为:拉力放线、紧线、导线、接地连接、附件安装。在高压输变电线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架设往往采取的是张力架线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张机对导线以及地线的合理控制作用。在输变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牵张设备的出力取决于张力架线施工牵张力的大小。要考虑到以下几种安全因素:张力机的额定出力要大于张力机出口张力,再加上20%的数值;牵引机的额定出力要大于计算牵引力,再加上30%的动力储备数值。在此原则下,计算高电压大容量输变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的牵张设备所具备的最小出力。在拉紧线的整个过程中,往往悬垂绝缘子和重锤位置之间会出现偏离,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弧垂的计算过程中,滑车本身的摩擦力被忽略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应该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摩擦的因素,并适当调整导线的弧度。在架设线路的实际过程中,因为输送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会受到导线、地线链接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做好导线与地线的链接工作。在爆破压链接导线过程中,不得使用金属壳的雷管,这是为了避免在爆炸时破坏导线,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导爆索的缠绕过程中不可以用力过大,也不可以剧烈的振动,防止出现爆炸情况。安装隔离开关时,会因为力度的不合理掌控,导致内部的齿轮无法完全吻合,为此,必须要做好力度的控制。此外,因为隔离开关接触不良,还会导致发热现象,因此,最好在动静触动之间添加适量的润滑油,确保架线施工的顺利完成。
        3.4做好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为了顺利的完成输变电线路的施工任务,要对输变电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使每一名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都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如若遇到突发事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好应急措施,确保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3.5加强输变电线路的避雷防护
        雷击现象是影响输变电线路正常运行、影响输变电工程安全性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雷击的一瞬间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于线路和设备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相应工作人员一定要增强施工技术的培训,提升防雷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完善施工过程的防雷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电力企业都利用了国外的防雷技术,之后再对具体位置线路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于输配电工程规划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设置。但是我国的地域比较广阔,不同区域输配电线路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某些输配电线路分布在野外或者山区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对于这些情况来说,在输配电的设计以及规划过程中要全方位考虑输配电的路径情况,要尽可能避免选择在山区或者峡谷地区布设,因为这些地区都是雷电高发区域。另外,对于重点区域要架设地线,并且要安装避雷角进行线路的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输变电设备施工过程有着极为复杂的特点,各部门能够做好自身工作,确保在安全质量意识下进行工程施工。,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加强监督和管理,共同推进整个电力输变电设备施工,提高整个电网建设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坤化.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9(12):72-73.
        [2]马永俊.浅谈110KV高压输变电线路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9,21(20):225-226.
        [3]王爱强.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2):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