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青春
[导读] 摘要:因湿地公园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尤为之强,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使城市生态环境能够尽可能免遭破坏。
        沂南园林管理处  山东沂南  276300
        摘要:因湿地公园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尤为之强,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使城市生态环境能够尽可能免遭破坏。因此应注重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并在设计过程中科学设计水体以便营造出更为美好的景观,同时还可通过调节水位来产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本文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前言
        湿地的主要要素即为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积水以及湿润的区域。城市湿地系指在城市范围之中的一些湿地,包括自然与人工湿地这两种类型,而在进行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则主要是指利用自然湿地或是人工湿地,形成一种具有休闲性质的公园,而后在公园中根据湿地效应实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整体设计的美感,也能够使景观和湿地二者之间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基于此,本文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一、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来说,主要有以下内容:其一,整体性原则。在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中,不但要衡量湿地对于生态环境层面所产生的效益性,也应针对城市景观设计的本质要求,根据景观设计以及湿地作用等方面的情况来实施整体性的规划,而在上述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阶段的整体性原则。其二,地方性原则[1]。各个城市的人文、环境、规划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对于南北方城市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地方的审美观念和特色等进行有效性设计,也唯有如此才更能够体现湿地效应,彰显出地方性设计原则。其三,人文性原则。在设计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中,还应以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作为着手点,将其和景观设计二者之间充分结合到一起,这样才更能够体现出湿地景观之内涵以及人文风情,同时也能够使人们在湿地公园之中体会与感知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人们在公园之中的体验感。
        二、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一)水体设计驳岸设计
        以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来说,水为一项关键性的设计因素,也为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湿地公园应在之后的运作中凸显出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效用,而对此就应充分保障好水源。具体来说,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需要在水体层面着手,并和景观设计之间相融合,以便通过科学性设计水体来增强湿地公园景观的观赏性[2]。在进行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水体设计驳岸设计正为其中的关键内容,水体驳岸的作用主要在于改善湿地内涝情况,并且在枯水状态下还能够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补水,调节水位和净化水体,充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根据设计的相应理念,可以将水体驳岸设计分为用水泥砖实施砌筑、以及运用石块实施砌筑等方面的设计,还能够对驳岸实施型式性设计。而站在美观的视角之上,建造景亭、种植花草树木和进行绿化等也非常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整体美观程度,并且绿化效果和生态湿地公园二者之间的结合还利于保护湿地自然区,所以说务必要注重设计水体驳岸。


        (二)湿地生态景观设计
        人工湿地净化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模仿自然湿地净化的整个过程,以产生净化污水的效用。现阶段我国人工湿地的主要净化方式已日趋成熟,能够使水体之中的杂质以降解、沉淀或是曝气等相应方式而分解与沉淀,利于清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群落之间的结合,不但利于加大城市绿地面积也利于改善城市局部环境,由于湿地的实际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也利于降低热岛效应、下降区域温度、加大空气湿度进而就能够降低相应地区的气温。
        人工湿地的资源尤为丰富,而若能够科学性利用水生植物,那么则能够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以主要的方式来说,通过人工湿地对污染水源实施净化来做到节约用水,这样则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3]。除此之外,还能够在结构与形式上模拟自然湿地,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能够为迁徙的鸟类以及湿地生物提供休息的地方与食物。
        (三)湿地公园绿化设计
        在湿地公园绿化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植物群体之美。而若想如此就应注重于“远观”,在栽植过程中应栽种成为片状或带状、具备规模性,如此才利于凸显出湿地的特色美。特别是在打造河港纵深景观时,需站在总体的视角之上营造出整体美而后再由细节至局部。例如,以芦苇荡来说,其远景则为中间位置的芦苇,其近景则为睡莲以及水草等植物,这样不但能够构成视线角度上的畅通性也能够阻隔空间,而行走在芦苇中间则能够让人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再者也正因芦苇的茂密性所以也会隐蔽人们的内心感受。另外,还应重视水面留白,在最为恰当的位置留出水面、不栽种任何植物,这样则不会产生有富营养化的状况,也能够使景观的留白仿若画卷之中的留白一般增强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能够更真切的体会到景观的美好[4]。
        在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中所包括的元素非常多,如花草树木、溪水以及山体等。而上述景观元素能够凸显出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的美感,并且在某个区域之中也并非都能够看到植物所带来的天际线,但若能够营造出这种优美性的天际线则能够增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宜人性。所以说,在进行湿地公园绿化设计时,也应针对植物等元素的主要特征来营造景观,从而更为彰显出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价值。
        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愈发彰显出来,其不但可在文化传播以及审美学的视角之上产生极佳的作用,也利于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对此,在设计过程中则务必要坚持整体性、人文性、以及地方性原则,以便实现高水准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宇琪,李光跃.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以绵阳小枧生态湿地公园为例[J].绿色科技,2020(05):44-46.
        [2]赵一臣,王焱,张君卿.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绿色科技,2019(21):29-30.
        [3]薛宁涛,刘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参与性设计研究——以秦汉渭河湖泊湿地生态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9,42(17):111-112.
        [4]谢于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02):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