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10319860107XXXX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助力,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所以说,想要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开展精细化的施工作业,更好地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持续性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强度,但由于其施工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会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等。因此,在施工中还要不断提高对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施工人员技能素质,这对于保证工程建设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法相比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更加厚实,体积较大,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这也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在种类上日益增多,为了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一般情况下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能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产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混凝土的养护力度,当混凝土外界的环境温度不低于25℃时,一旦养护不当混凝土便会产生较大的裂缝问题,这一现象发生后显示出混凝土施工的水热化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水热化问题是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关键问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一)模板变形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振捣是主要的环节,但在此环节中振捣力度过大,或者模板一侧压力过大,会严重冲击模板,模板支撑能力不足,会导致模板变形。因此,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过程中,需选择高质模板,分析其受力情况,选择型号、质量等各项标准达标的模板。
(二)结构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造成裂缝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高,逐步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严格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强管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体积增大之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则内部水化热累积的情况也越发明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进行放热,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湿操作,很容易产生温差效应。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控制裂缝的过程中要求更高,如果裂缝破坏较为严重,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收缩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重量较大,房屋建筑下部结构往往需承担较大荷载,因此收缩问题易出现,是其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收缩问题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硬度和稳定性。引发收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材料性能较差、施工技术不合理、水化反应强烈等,因此要尽量分层分阶段浇筑,保证水化热的良好释放。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一)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自身质量会影响施工成效,而配合比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保证材料配合比合理,具体结合工程建设和混凝土强度要求,对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计算和严格的试验,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首先,在水泥遇水之后,会释放大量水化热,因此要控制好其中的水泥用量。
其次,在水泥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变形、收缩,可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适量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体积处于稳定状态,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最后,各种原材料所占比例都要合理,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砂,采用的砂要保证粒径为0.5~0.8mm,确保混凝土强度、硬度满足施工要求。
(二)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温度是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温度合适,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因素。在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在这种条件在一般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细微的偏差都会造成错误不断放大,对整体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调节施工周围环境情况,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冷却时需要注意重视原材料的预冷,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因为混凝土当中含有多种原材料,需要注意对钢筋水泥砂等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依照其化学性质和材料的温度分开存放,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适当采取浇水冷却等方式,还可以使用遮阳棚。其次需要注意绝缘层的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合理的进行保温层的设置,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计算机提前对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层的效果进行模拟,优化保温设计,以便更好的控制投资,节省成本。
(三)积极展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还需要采用常见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例如表面处理法、沁水处理法、振捣方法以及浇筑方法。第一,采用振捣法,所谓的振捣法就是在第三个地点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位置完成振捣施工,然后利用刮杠工具完成混凝土表面的结构施工,最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上碎石;第二,采用泥水处理法,此种施工方法更有助于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后期能够产生更少的裂缝,一旦产生裂缝还要积极处理好已经形成的裂缝,否则会给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在裂缝的修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灌浆的补救方法,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得以保证;第三,积极做好混凝土的结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可以积极采用喷涂薄膜方法、自然养护法以及包裹塑料膜法,这些养护方法的使用要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环境、温度条件来决定采用哪一种养护方法最为合适。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开始于浇筑完成后的12h以后,其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格外重要。
(四)混凝土养护
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还需做好后续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浇筑工序之后,在混凝土表面需覆盖好锯末或者麻袋,这些吸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很好地养护混凝土,使其保持湿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面积大的特点,因此相对来说养护难度较大,可以在其周围围筑小堤来有效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提高相关构件质量,满足该工程建设需求等积极意义,为此需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管理需求妥善运用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保障建材质量,有效运用浇筑技术、配比试验技术、养护等技术手段,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更优,在确保建筑工程如期竣工验收且质量达标前提下,相关构件使用寿命更长,有效削减运维成本,继而使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付鸿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8-179+204.
[2]王占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9):64.
[3]张银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96.
[4]王燕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178-179.
[5]王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居业,2018(1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