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曙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 723600
摘要:超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科学地利用上层空间,最大化地容纳流动人口,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我国住房短缺等问题。目前,为缓解人口基数逐年增加、人员居住需求较集中、建筑土地资源紧张等压力,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建筑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政府大力支持超高层建筑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该领域相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建筑物构造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过高、施工工艺过程冗杂等,导致施工人才需求量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大等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明确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准确找出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仍是建筑行业内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章提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
高层建筑包括一些居民建筑、写字楼、商场以及其他用处的建筑。高层建筑由于其层数较多,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强有力的质量支持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性。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着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施工材料不合格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到位等问题。由于高层建筑质量不合格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特征
1.1、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高层建筑施工主要发以高空作业的方式呈现,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人员往往面临较高的施工风险。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高层建筑一般的施工体量较大,施工的周期较长,工程质量与效率都受到很多特殊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使用的工程资料也较多,往往施工单位很难有效平衡进度、质量、安全要求,存在着一定的施工安全隐患。
1.2、管理体系较为复杂
高层建筑工程的工程分项目较多,分包的单位也较多,多个部分都必须由专业的施工单位承担相关任务。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形成多部门的协作机制。例如,高层建筑施工需要多部门共同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需要建筑多个竖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施工人员。
2、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质量问题
2.1、高空作业问题
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活动都是以高空作业形式进行的。与10m高度的常规建筑高空作业相比,动辄50m以上的高层建筑高空作业显然具有极高危险性,若施工人员遭遇预留洞坠下、安全绳松脱等情况,将很难保有生还可能。此外,由于作业高度较高,一旦施工中发生石块或材料掉落,基于重力加速度的物理学原理,下方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会遭受极大威胁。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当中,必须对高空作业问题提起重点关注。
2.2、建筑地基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自重较大,故而对下方地基的稳固性具有较高要求。此时,一旦高层建筑所处地质环境相对恶劣(如地基下方土层过软、土层内部有暗沟或洞穴等),或建设过程存在缺陷(如结构设计荷载不均、施工中砂浆强度未达设计要求等),将很可能导致地基沉降问题的出现。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处理,高层建筑会因沉降程度的加深而出现楼体倾斜、墙体裂缝等问题,对建筑用户的生命安全与使用体验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近几年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频繁出现的“接吻楼”、“楼歪歪”等事件,均是建筑地基施工质量不佳的产物。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当中,相关人员切不可忽视地基工程的标准性与可靠性。
2.3、其他方面质量问题
高层建筑的施工时间较长,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施工工序复杂,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因素会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例如,有些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未能全面有效的勘察实地情况,没能充分的预估施工的难度,导致施工方法不当和施工准备不充分的问题。还有的高层建筑施工时未能有效的防范各种风险,不能及时的对工程施工做好应急保障准备。例如,一些高层建筑施工时会遇到雨季的阻碍,没能提前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还有的高层建筑施工未能做好预埋管的施工与管理工作,导致后期施工因管路不能不得不频繁的打凿。还有的施工人员未能按照施工要求作业,例如,在砌筑顶砖时没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抹灰,外墙多孔砖的渗漏风险加大。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监察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施工人员态度散漫导致施工质量不高,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偷工减料。管理人员的监督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除了管理人员严格监督以外,还要定期分派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审查,防止管理人员以权谋私。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进行规划。提前制定初步的工程计划和完工时间,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施工。这样可以防止工人冒进导致施工速度过快,还可以防止由于工人态度懒散而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如果前期制定的施工进度表与后期的实际施工状况不符,可以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改。对每个工程进行分工管理,确定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一旦该方面出现问题,立即找出相关责任人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罚。施工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应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使各部门的合作能顺畅有效。
3.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施工质量管控
传统施工手段的进步需要现场相应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支撑,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工人专业素养的培训,促使其及时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并努力与实际操作手段相结合,争取在实践中发挥有利作用。在有了一定数量专业人员的基础上,还应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建筑材料作为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应在材料的选用、购置、制备、使用和养护等阶段严格把关。只有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最大化地优化施工效果。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现场施工材料一般数量较大、种类也较多。在材料的存储与放置方面,应根据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重要程度等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因为运输不当、存放不合理等导致材料质量受损,增加经济消耗。
3.3、严格进行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直接挂钩,因此必须要将这一管理内容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一方面,在施工前期,相关人员应对材料的外部采购、运输进场质量把好关,从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钢筋等施工材料的基础质量。其中,混凝土材料的成分质量必须合理,如粗骨料含泥量低于2%,砂料含泥量低于1%,中砂模度系数处在2.8~3.0区间内等;钢筋材料的性能应作严格要求,如抗拉强度值与屈服强度值的比值低于1.25、钢筋最大伸长率低于9%等。另一方面,在施工当中,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利用万能试验仪、负压筛析仪等专业仪器,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对不符合设计标准的材料作出更换处理。这样一来,可有效规避施工材料在长期搁置中发生
结束语
通过解决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让我国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性更高,让人们能更加放心的居住和生活。只有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质量,才能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提升国民的幸福感,这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步骤。相信通过国家和企业以及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我国高层建筑的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舒适度越来越高,让我国的国土面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让人们能够跟安心的使用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王燕.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5):161-162.
[2]王宸.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87.
[3]赵晓龙.预制装配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4):30-36.
[4]尚道臣.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控[J].散装水泥,2020(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