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难点分析 闵翠娟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闵翠娟
[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现场施工管理需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从而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协调性以及连续性,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河北藁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现场施工管理需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从而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协调性以及连续性,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当然,需要在工程施工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公路路面各项指标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基于此,加强对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难点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重点难点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在公路工程事业中亦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各行各业对交通的需求。在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的大量投入使用中,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标准,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广大公路施工企业积极提升其路面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方案,从而让沥青混凝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传统水泥路面方面,稳定性好,耐压耐磨性好。因此成为公路建设的主流材料。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噪音,轮胎容易过度磨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中,车辆不会出现永久裂缝或裂缝,而且在路面相对平坦的情况下产生的噪音要小得多。因此,改性沥青已成为公路工程的新宠,成功地应用于公路工程。为了确保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施工必须按照标准施工和标准施工程序严格进行。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最为重要。混合料的各种材料必须在准备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之前进行测试。要以改性沥青的特殊性,按照各种指标和质量控制进行试验,以确保改性沥青的质量。同时,应该科学地引进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创新想法,采取新措施,满足未来公路建设的需要,为运输寻求更好的方法。
        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1施工准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可靠,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①检测设备性能,同时及时调整设备精度,不断提升设备可靠性。②确保施工人员充分掌握施工内容,同时让施工人员了解自身职责。保证各项施工有序开展。③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培训,避免为了追赶工期,忽略公路施工质量与安全,进而为后续施工埋下较多安全隐患。准备工作期间,应不断改进管理技术,以便为后续碾压与摊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材料控制
        公路施工材料会对沥青公路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比与性能也会对混合料质量产生影响。比如,混合料沥青膜控制期间,应对混合料与沥青张力进行合理控制,以便不断提升沥青混合料性能。沥青混合料制备期间,应与公路施工要求相结合,合理筛选催化剂与添加剂,保证混合料安全与质量。为了防止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应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监督与问责机制,通过控制监督材料质量来控制沥青混合料制备率,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问责机制鼓励员工提高责任心,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沥青混合料质量。
        2.3材料配比标准
        沥青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各成分的比例不同,其物化性能也不同,为了保证路面质量达标,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并达到预期使用寿命,必须做好材料配比试验,确定最佳的材料配比。实际上,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与理论配比相同的结果。尽管如此,设计时可以通过保证材料间的配合以及级配一致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在合理范围内。要根据路面情况确定各成分的用量,然后对级配进行理论计算,为生产配比提供依据,还需要明确拌合方法以使生产配比尽量准确。
        2.4材料拌合方案
        从目前的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公路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的拌合主要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搅拌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其中间歇式拌合中包含了一个二次筛分的过程,然后控制矿料入热仓的相对重量使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由于二次筛分的存在,这种拌合速度相对较慢,但对拌合质量的控制是有好处的,即使原料未完全均匀也可以较好地保持级配的稳定。连续式拌合则是在材料入冷仓的过程中对各组分矿料的量进行控制,无需二次筛分,因此拌合速度较快。在实际生产中,矿料通常难以保证均匀和稳定,因此采用间歇式拌合方案可以较好地改善这种情况。

但在建设周期较短的大型工程中仍以连续式拌合为主。
        2.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要确保混合料质量合格的同时在运输前需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规范温度也就是看到蓝色气体冒出时才能够发车,如果温度过低很难碾压密实,温度过高则加速老化,延度和沥青柔性降低,因此如果出现温度不合要求的情况尤其是温度过低时,则所有的运输料都应当按照废料处理,同时要在运料车的内壁上抹油以防混合料粘连。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还会加铺苫布,以确保摊铺温度在165℃以上,同时避免粉尘等污染沥青混凝土。公路混凝土的材料运输通常会安排多辆运输车,以此来保证材料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摊铺需求。当材料运输到指定地点时,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指挥装卸车倒料,这时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及数量进行详细记载,并与起初的发料单相对照,确保材料验收合格。
        2.6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技术
        在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两台摊铺机进行一前一后的联合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作业可以有效保证摊铺路面的平整度,避免人工作业产生的误差,除非极个别情况,否则不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修整已经摊铺好的路面,必须要求路面摊铺作业与施工规定保持一致。人工摊铺法只能用于难以用机械设备进行摊铺施工的路段,需要严格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在摊铺作业之前,要做好摊铺机各项指标参数的调试工作,保证材料运输车辆就位之后可以立即开展施工,防止材料变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结合混合料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做好各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细节的把控。
        2.7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技术
        碾压工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最后一道工序,碾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路面最终呈现的效果,在碾压工艺中振动轮胎以及静压是最为常用的设备,碾压作业分为初压、复压以及中压三个步骤进行,对每个碾压步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初次压实作业需要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性,复压作业要求碾压稳定,路面成型密实,最后一次压实作业要求消除设备碾压轨迹。在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还需要设置专门的施工人员对路面平整度进行系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使得公路路面的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标准。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实际施工期间,不仅需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还需要特别注意碾压路线的方向性,防止由于方向的变化而引起混合料推移问题,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
        2.8施工缝处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失误、漏洞,因此也必须涉及到对其的修补。通常来说,对于连续摊铺的路面往往不会出现平整度问题,但对于施工接缝低段,路面平整度会下降,接缝低段也是路面问题出现最多的位置,对该地段路面施工往往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横向、纵向的接缝处理中,由于难度大,成为路面施工难点所在。横向接缝是冷接缝,在处理过程中难度往往较大,其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因此:第一,利用直尺测量成型的路面顶端,保持均匀的平整度,清理多余部分,将切面上杂志彻底清除,并在路面表层添置沥青混合料,待混合料晾干后,进行摊铺作业;第二,通过精确测量,得出接缝处沥青层厚度,并对摊铺系数进行计算。接缝处施工需要进行熨平板预热,预热时间在17分钟以上,保证接缝处路面温度在60度以上;第三,碾压操作前,需要将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彻底清理干净,保证施工缝线条垂直,利用固定压路机进行接缝处理。
        3结语
        综上,在城市化发展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行车质量逐渐提升,因而会在一定程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为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公路施工安全和质量,帮助施工单位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最终促进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33).
        [2]王志宏.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9).
        [3]徐显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7(03).
        [4]王非洲.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9).
        [5]沈非.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