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曙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 723600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跨入新时代,建筑行业获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节能和环保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规范性、技术应用效果等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应用中要遵守相应的规范,选用合适的砌体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提高砌体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功能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满足城市人口对房屋住宅的需求,建筑工程逐渐纵向发展,高层建筑物得到了广泛使用。填充墙砌体工程,是实现建筑物楼层加高的重要项目。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对整体稳固性也提出了跟高要求,而填充墙砌体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保障建筑物在楼层加高的同时,墙体的稳定性也较为优良。填充墙体可供选择的材料多种多样,其价格和性能也存在着差异。在进行填充材料选择时,要以建筑内部结构特点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建筑整体施工要求,在前期考察提供的相关数据支持下,选用价格合理、符合要求的填充材料,从而保障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也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各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房屋住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为各行业的生产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填充墙砌体项目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与建筑功能的发挥情况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居住体验。提高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层建筑能够节省土地资源,但同时也增大了建筑工程施工难度。高空作业无疑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且墙体施工本身又十分重要,对技术实施要求较高。应用填充墙砌体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与传统的墙体施工相比,填充墙砌体施工并非直接在建筑结构上进行,而是利用相关材料,将其填充到墙体上。显然,这降低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目前可供选择的填充墙砌体材料种类较多,而且普遍具有质量轻的特点,降低了施工难度,缓解了施工人员的压力,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而且相较普通的墙体材料,填充材料的价格较为低廉,极大地节省了工程建设成本。在兼顾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节省开销,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此外,填充墙砌体材料还具有其他优点,即隔音、保温功能强大,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2、填充墙砌体工程的工艺要求
2.1、材料选用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及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填充墙砌块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宜大于40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砌体所用的砌块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不应有竖向裂缝和壁肋中的凹形裂纹等明显缺陷。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按照规定宜使用预拌砂浆。砌体所用砂浆除需满足强度、可塑性(流动性)和保水性的基本要求外,特殊情况下还要具有一定的防冻抗渗性能。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5%,过5mm孔径筛。其他胶结材料和掺合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对结构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修补质量缺陷,做好工序交接检查工作,按照设计图纸在基层上测设水平和高程控制线,作为砌筑施工的基准。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与原结构有可靠连接,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灰缝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拉结筋未端应设垂直弯钩,按照规定进行抗拔试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砌体底部应砌普通烧结砖、多孔砖或按设计要求设置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小于200mm。
砌筑前1~2d将砌块与砌筑面洒水湿润,水分渗入表层一般以0.7~1.0mm为准,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5%~15%,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同时,要均匀洒水,保证砌块的含水率基本相同,减少因含水率差异而导致膨胀系数和吸水率的不同,提高砌体黏结强度,防止墙体开裂。砌块现场存放场地应夯实,平整,不积水,砌块码放应整齐。砌块的运输与堆放应轻拿轻放,避免磕碰,防止缺棱掉角,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2.3、砌筑技术
砌筑施工前,根据墙体尺寸和砌块规格,妥善进行平立面排块设计,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切割量,不够整块时可以锯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根据砌块厚度与结构净空高度及门窗洞口尺寸切实安排好平立面的排块设计,避免浪费,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常用操作方法主要有“三一”砌筑法、刮浆砌筑法和铺浆挤砌法,刮浆砌筑法一般用于平拱和窗台等特殊部位,铺浆挤砌法的铺浆长度不宜超过700mm。“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和一挤揉的砌筑方法,因其灰缝饱满度高、黏结强度大、砌筑质量容易保证而得到广泛应用。空心砌块一般采用“反砌、对孔、错缝”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水平灰缝的饱满度、竖向荷载的传递和砌体的整体性。砌体应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砌,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特殊情况下需临时间断处应留置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严禁留直槎。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厚度一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灰缝厚度宜为8~12mm,当竖向灰缝大于20mm时,应灌C20细石混凝土并插捣密实,竖向灰缝饱满度得不应低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灌竖缝应在每皮砌块校正后进行,先灌缝,后勾缝,勾缝深度距墙表面为3~5mm。构造柱处应砌筑成马牙槎形式,采用先退后进的施工方式,进退尺寸大于60mm,进退高度宜为砌块1~2层高度,且在300mm左右。常温条件下填充墙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并适时进行砂浆养护。填充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搭设脚手架。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15d后再将其斜砌挤紧。
2.4、构造要求
为了提高填充墙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应在砌体适当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构造柱,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墙长度每5m设构造柱。构造柱应置于墙的端部、墙角和T形交叉处,构造柱间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砌体无约束的端部也应设置。砌块填充墙与构造柱之间以φ6拉结筋连接,拉结筋埋于砌体的水平灰缝中,进入每边墙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作90度弯钩。沿墙高每500mm宜设置通长配筋砂浆带,配筋不少于2φ6,并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框架柱、剪力墙侧面和梁底梁面等结构部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埋φ6的拉结筋和构造柱、圈梁的插筋,位置应准确,预留钢筋需采取可靠的防锈蚀措施。
小型空心砌块带有边肋,当砌块受到较大的竖向集中荷载时,边肋容易被压坏,施工中应将这些部位在一定范围内用C20混凝土填实。顶层和底层应在窗台标高处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高度宜为砌块高的模数,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其余各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嵌入窗间墙不小于600mm。
结语
填充墙砌体工程作为建筑墙体结构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规范,保证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对施工的各个流程加以管理与控制,以提升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刚.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36.
[2]燕丽莉.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6(11):219.
[3]王健.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