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马海荣
[导读] 摘要:文书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文书档案的资源体系、文书档案的利用体系、文书档案的保密体系。
        身份证号码:6543011975****XXXX  新疆阿勒泰  836500
        摘要:文书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文书档案的资源体系、文书档案的利用体系、文书档案的保密体系。信息化推行之目的就是科学规划,科学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工具来促进这样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首先就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展开论述,然后针对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提出几点参考。
        关键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引言
        当前,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开始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此时代模式下,将信息技术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便可以有效提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在进行归档、查找档案期间的效率也可以有效提升,确保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更佳。然而,在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部分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局限,所以,便需要对于其中的问题做出系统性的分析与探索,随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来定制改善措施,从而全方位保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1 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1 缺乏监督机制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督机制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问题,同时该问题也对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影响。在实际工作期间,虽然有部分机关单位已经开展了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但是在该项工作中却并未给予该项工作一定的重视,并且在该项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这种情况的出现便导致机关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影响,若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出现问题,会由于监督不当而导致问题持续存在,从而致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降低机关单位中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
        1.2 信息化管理存在局限
        在机关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虽然已经有部分机关单位开展了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同时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但是,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同样会造成机关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较低的问题。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或者是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应的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从而致使信息化设备无法被充分利用[1]。例如: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若是想要将纸质档案转变成电子数据档案,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在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优质的完成该项工作。而在实际工作期间,往往都会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而影响到整体机关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从而致使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受损。
        1.3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保密程度较低
        机关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保密程度较低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问题,在该项工作中,为了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便需要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但是在档案转变的过程中便有可能会出现相关信息被篡改的问题,同时电子数据存在的形式也比较容易发生变化。针对于电子数据档案来说,其在修改方面相对传统的纸质档案来说比较容易,所以会导致电子档案的数据真实程度较低。除此之外,文书档案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由一个部分组成,大部分都是包含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若是工作人员需要对于不同部门之间档案进行汇总整理,便会导致档案的保密程度降低。
        2 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2.1 创新管理理念
        只有充分认识并理解时代发展的脉搏,认识到文书档案信息化的意义才能够发挥人员的能动作用,积极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首先是单位的管理层需要创新管理理念。

单位的管理者是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掌舵者,是文书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者。只有管理者具有这样的意识,才能使得档案管理的人财物得到真正的保障,才能真正解决档案工作被边缘化的怪象,才能最有效的宣传文书档案信息化工作,才能把档案管理的先进理念贯彻到底。其次是单位档案部门的工作者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档案部门的工作者是文书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实施者,文书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具体任务的分解实施均有他们来完成。档案部门的工作者必须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要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尤其是在职业认同感方面,如果当下别人对档案工作认同感不高则更应该立足于岗位做出成绩,先实现自我认同再去感染其他人员。最后是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也是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使用者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他工作人员是文书档案的用户,用户需求的满足是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要主动的提要求,多与档案部门沟通交流,多帮助和鼓励档案工作人员。
        2.2 创新管理方式
        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对管理方式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就现有阶段的发展水平来看,在管理方式上来说有几个方面需要着重把关。第一是进一步增加基础业务的管理水平。即使是信息化水平的高度实现,基础业务也不等同于完全的废弃和过时。现阶段而言通过数字化实现的档案可以精心保存,通过档案编研让纸质档案变成“记忆工程”,例如单位的扶贫档案可以制作成系列档案,原始的展现扶贫实地考察的情形、深入开展贫困原因、贫困地区经济情况、人员构成情况的调研情况、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等,真实的还原当时开展扶贫工作的原貌。在基础业务工作方面还强调要做到档案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和同步验收,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多深档案工作就开展多深。第二是要做好对标和学习。大数据时代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很多合作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档案工作者在文书档案大数据建设时需要跳出档案管理的固定范围,多去其他行业看看学一学,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党员管理的信息系统、“学习强国”APP等,档案工作者可以作为用户多去看看其他行业是如何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这些创意的点子是否能发生碰撞并运用到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中去。
        2.3 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必然要通过信息系统来实施。就目前而言各单位开发的信息系统比较多,功能和使用也不统一,数据基础、数据呈现方式和构架也不同,在今后的实施中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制度方面应该逐步规范使用标准,进一步加强每一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通性,为大数据分析做好最好的准备。具体到某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信息系统而言,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重视数据的兼容性,目前的文档一体化建设工作与其他的系统存在业务上的关联,建立接口,确保数据的关联性十分重要。第二,要建设符合用户期待的页面设计,通过调研发现,成功的信息系统界面都较为简洁,内部数据构成复杂,但用户操作十分便捷,简单操作基本上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三,要特别研究信息安全工作。信息安全工作与信息利用工作同等重要,信息安全是信息利用的基础和保障,信息利用是信息安全的目的和延伸。在信息安全方面要进行常态化的研究,不断摸索,毫不松懈,形成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3 结语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管理意识,为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和资料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这就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首先要高度的重视并加快观念的转变,加快文书档案信息化工作,搭建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为文书档案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英.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9,26(04):216-217.
        [2]刘莉.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06):89.
        [3]黄文柳.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8(23):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