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蒋峰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蒋峰
[导读] 摘要:绿色建筑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杭州金诚新城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1
        摘要:绿色建筑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缘于绿色建筑体系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赋予建筑物“绿色生命”,注入科学理念。当前,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建筑的制约因素与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中国的起步兴起,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追寻和顺应,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是无限广阔的。作为耗能量很大的建筑业,开发和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步骤。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来寻求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并且做到“零排放,低消耗”,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概念
        1.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所谓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屋顶绿化、草坪绿化等,而是指该建筑对环境的危害近乎为零,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它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是当下世界各国付诸大量资金和精力去开发的新时代产物。绿色建筑追求人、自然和建筑三者的和谐统一,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风、太阳能等资源。
        1.2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
        不同于传统的建筑,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传统建筑会采用封闭的结构,四面环壁,室内环境对健康不利;而绿色建筑的结构和布局却更趋于合理化,其通风系统良好,朝向适宜,周边环境怡人,采光自然,最重要的是,绿色建筑的内外部采取了有效的连通设计,使得建筑可以根据气候变化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为住户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心情和健康。第二,传统建筑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环境污染,并对资源和能源有大幅度消耗;绿色建筑则可将耗能量降低80% ~ 85%,在欧洲的几个国家现在已经可以将能耗减低为零。
        1.3绿色建筑的意义
        建筑行业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基础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社会的正常运转均离不开建筑。建筑师不断为人们设计出合适的居住场所和工作环境,但是正是因为建筑物的大量出现,给地球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很大的负荷。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它也必然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
        2 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配套政策法规
        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缓慢,这与国家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健全的绿色建筑标准认证体系,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等有关。绿色建筑前期投人经费较大,建成后相应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开发商的投资缺乏保障,因此国家如果不进行政策引导和相关的宏观调控,是不会有开发商主动来开发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工程的。缺乏支持开发绿色建筑的信贷政策,若建筑企业、开发商有技术,有创新,想开发绿色建筑,但由于资金的短缺,则会被迫放弃参与绿色建筑的开发、修建,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2.2建筑成本与回报
        前面已经提到了绿色建筑前期投人经费较大,建成后相应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首先,开发绿色技术研究绿色高效节能材料方面,现在国际社会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技术发展滞后,如采取进口方式相关绿色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很高,这样绿色建筑在市场中就更会失去核心竞争力,仅仅靠国家补助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由于材料和技术方面缺乏自主性,后期使用成本也相应提商,使用者需要定期支付更多的费用到建筑物业管理与设备维护上,给人们带来额外的支出压力。


        2.3绿色材料、设备的成本高
        在建筑物选材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节能、环保效果,根据需要可选用透水性混凝土、植物相容型混凝土、可再生混凝土、保健抗菌釉面砖、低辐射镀膜玻璃、无机活性墙体保温材料、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 [5] 等建材,这将提高成本;广泛使用光电技术,节能环保设备的安装,也使成本上升。
        3 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分析
        3.1完善绿色建筑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应尽快出台“建筑节能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和规范标准,对“四节一环保”做出具体要求,增加奖惩条文,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法理基础。另外,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一是专项补贴,即对三星级以上高等级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金额应大于其增加成本的三分之一;二是土地招拍设前置条件,规定非绿色建筑不能获得土地,或对开发地块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提出要求;三是给予购房贷款利率优惠,即对购买绿色住宅者,给予其购房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
        3.2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既有建筑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全过程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绿色建筑专家评价队伍,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持。第三,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创新,包括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雨水收集与中水利用、湿垃圾收集与有机化处理、绿色照明与光导照明、分布式能源与绿色小区及低碳生态城建设、综合性共生技术集成等技术,均需要加以攻关和推广应用。
        3.3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
        政府机构可以提供有关节能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向业主、投资者、银行和房屋使用者宣传、解释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及其为地产营销带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建筑节能意识,自觉进行节能建筑的建设和改造,不断增加对低能耗建筑的需求。还可以在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等专业课程,培养建筑节能的专业人才。保持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如设计者设计的房屋没有达到节能标准,设计师将承担赔偿责任,严重的取消设计资格。同时,加强对建筑工程及专业工种的培训,以提高使用现代化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能力。
        3.4以人为本,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最关键的一环,是事关能否将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内容实现的最根本过程。具体要求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
        施工现场要建立完善的疾病和质量安全事故防控预案,防止员工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染,施工企业要加强管理,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2)采用绿色建材
        工程招标优先选择当地的建造商和制造商,建材尽可能在 50~60 km 的半径范围以内选择,尽量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包装简单的建筑材料,减少木材的使用,利用废弃物生产的优质的免烧砖、粉煤灰砖等,严格控制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成分。
        (3)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减少煤等高污染能源的使用,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以减少大气污染。办公室和员工宿舍人员离开时应熄灭灯具、电脑、空调关闭,杜绝长明灯、无人开空调、电脑现象。杜绝不必要的施工机械空转现象。
        结束语:
        推行和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它将逐步充实和进步。在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了更好地利用绿色建筑来建设美好家园,还应加强绿色建筑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健康、迅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平.  推行绿色建筑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 中外企业家. 2012(07)
        [2] 黎志平.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探讨[J]. 河南建材. 2017(03)
        [3] 唐诗喆.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筑知识. 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